第907章(第2页)
“石沉大海。” 谢景洲冷冷一笑,“不仅没有任何回应,军饷反而还被削减了两成。理由是国库紧张,需要各地军镇共体时艰。”
这话让沈隽意心中一惊,他隐约感觉到了问题的复杂性。
朝廷在面对如此重要的边疆情报时,竟然选择无视,这其中必有蹊跷。
谢知刚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话道:“沈大人有所不知,我们不仅上报了情况,还多次请求增派援军和补给。但朝廷不仅不理,反而质疑我们夸大敌情,说我们是想借机要钱要人。”
“甚至有御史弹劾我们,说边疆安定多年,哪来那么多战事,分明是我们谎报军情,意图从中渔利。” 萧仲文苦笑道,“我们拿出缴获的兵器作证,他们却说这些可能是我们自己打造的,用来欺骗朝廷。”
沈隽意听得心中沉重,这种指控简直是对谢家的极大侮辱。
“这……”
“罢了。不知朝廷对边防情况有何指示?你来此又有何事?”谢景洲反问道。
“皇上对边防很是关切,特派我来了解实情。” 沈隽意不卑不亢地回答,“如果确实如您所言,我定然如实禀报,朝廷自会考虑。”
“那就好。” 谢景洲点头,脸上丝毫没有愤懑,而是松了口气,“我等在边疆为国戍守,最怕的就是朝廷不了解实情。既然皇上亲自前来查看,我等心中踏实多了。”
孟震闻言,忍不住多看了眼镇国公。
此时,萧仲文对上谢景洲的目光,顿时就心领神会,起身道:“哎呀,说起来国公爷才带回来一批俘虏和缴获的兵器,不然孟统领代替沈大人亲眼验证一下我们方才所说的情况?沈大人是文官,恐怕是见不得那些血腥的。”
“这……”孟震一愣,有些犹豫。
他的职责是寸步不离地保护沈隽意。
沈隽意瞬间懂了萧仲文的意思,笑道,“也是。我见不得那些血腥,麻烦孟统领替我去瞧上两眼,我也能放心。”
孟震还没来得及拒绝,就被谢知刚和萧仲文一道拉了起来,拖了出去。
“……沈侍郎,若有什么事,尽管差人来唤。”
“姜公子也一道儿!”萧仲文又遥遥喊了句。
姜青檀满头雾水,迷迷糊糊地跟着出去了。
厅内只剩下谢景洲和沈隽意两人,气氛刹那间变得微妙起来。
谢景洲重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张脸确实与记忆中的小弟如出一辙,连很多时候的神态都有几分相似。
但沈隽意身上多了一种沉稳内敛的气质,这是当年十六岁的谢危岑所没有的。
“你很像他。” 谢景洲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沧桑和怀念。
沈隽意知道他说的是谢危岑,心中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回应。
“……”
谢景洲也没想着他会回应,“你恨你母亲吗?”
沈隽意一愣,摇了摇头,“不恨。我母亲视我如几出,我过得很好。”
谢景洲自是听出他说的是养母,叹了口气,“你母亲的所为,我们都知道,她实是利欲熏心了。但看你出落得这般好,我们也很是欣慰。”
沈隽意并不想提这个话题,“我以为您支走孟统领,是要与我私下探讨公务的。”
谢景洲呼了口气,重新坐下,神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好,那现在说说你此行的真正目的吧。”他紧紧直视着沈隽意的眼睛,压迫感十足,“别告诉我你真的只是来例行检查军务的。”
沈隽意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瞒不过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镇国公何出此言?”
“别跟我装傻。” 谢景洲冷笑一声,“我在边疆摸爬滚打几十年,什么人没见过?你以为你那点小心思能瞒过我?皇帝派你来,绝不只是为了查看军务这么简单。说吧,他到底想干什么?”
沈隽意沉默了。
“他应该是知道你与谢家的关系,特地派你来的。” 谢景洲显然很了解皇帝,冷冷道,“你若不是心中有犹豫,方才也不会留下吧!说说吧。”
沈隽意抿了抿唇,慢慢道,“皇上收到消息,说云城军中军饷发放不及时,粮草供
应出现纰漏,甚至有人私吞军资。”
“还说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甚至出现了逃兵现象。”
“私吞军资?逃兵?” 谢景洲眼中闪过一丝愤怒,随即冷笑起来,“好一个私吞军资!好一个军心不稳!你今日来,难道没看见真实情况么?”
“我自是相信亲眼所见的,确实与传言不符。”沈隽意颔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