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第2页)
“没事,吃了药就不会吐了。”
姜映梨盯着他们吃完了止吐药,又每人灌了两碗盐水,三个护卫服药后,果然感觉舒服了不少,至少没有第一时间吐出来,立刻连连道谢。
“多谢夫人,沈夫人真是妙手回春啊!”孟震感激道。
“不用。”姜映梨收了药箱,“这蒙脱石散……唔,就是这止泻药粉,晚些再用。”
“是。”
孟震留下个护卫看护,眼看着时间不早了,也没多耽搁,就打算陪同沈隽意前往谢家军营。
姜映梨没有跟着同去,而是留在了驿站休息。
但以防万一,姜映梨还是给他递了一瓶藿香正气水,让他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再服用。
沈隽意颔首,换了身利落的劲装,又把皇帝赏赐的金牌揣上,就精神抖擞的出门了。
他这副模样,倒是让谁都不敢相信他昨夜病得不轻。
“沈侍郎身体当真是不错。”孟震也忍不住感慨,“一夜之间就恢复如斯。”
沈隽意笑了笑,“孟统领,我们出发吧。”
一群人浩浩荡荡就往军营的方向而去。
谢家军军营的位置并不难找,只要随意问下驿站的驿卒都能知晓。
晨光熹微中,云城街道已有行人,商贩开始摆摊叫卖。
沈隽意在马车中望着窗外一掠而过的景色,眉眼微凝。
“侍郎,您觉得云城的情况如何?” 孟震骑马跟在车旁,试探着问。
“目前看来还不错。” 沈隽意不置可否,“不过要详细了解,还需深入调查。”
孟震点头,不再多问。
行了半个多时辰,总算是到了军营门口。
守卫的士兵见到陌生的车辆,当即上前来阻拦,得知来人的身份后,便派人进去通报。
没过一会儿,就见一个四十岁左右,身材中等,面容温和,穿着一身灰色文士服,腰间挂着一块温润的美玉,看起来温润优雅的的中年男子匆匆赶来。
他身后还跟着谢知刚和姜青檀。
“昨日就听闻钦差大人来了云城,但昨日听说您舟车劳顿,就没去打扰您,没想到您竟这般快的来了。”萧仲文满面笑容迎上,“一路辛苦了。”
“在下萧仲文,乃是国公爷的副手,参见钦差大人。”
“萧先生。”沈隽意下了马车,见着萧仲文,微微一笑,客气回应。“在下沈隽意,此次奉皇命前来查看军务,还请多多指教。”
“不敢不敢,沈大人客气了。” 萧仲文笑道。
“姐夫!” 姜青檀兴奋跑上前来,“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我还以为要等到午时呢!”
沈隽意温和道,“你一夜未归,你姐担心你得紧,所以就早些来看看你,怎么样?”
“很好啊,昨夜太晚了,阿刚大哥怕我回去有危险,就让我留下了。”姜青檀唧唧咋咋道,“阿刚大哥带我见识了很多东西,军营里的大家也对我很好。”
“那就好。”
谢知刚也跨步上前,笑道,“你来怎生都不跟我说一声,我还可以派人去给你带路。”
这话换成旁人来说,难免就有质疑之嫌。
但沈隽意是了解谢知刚为人的,笑了笑,“谢家军的位置还是好找的,多亏了驿丞给的舆图。”
他左右看了看,“戒备很是森严气派呢!”
萧仲文拱手,比了个请的手势,“沈大人,请里面请。今日外头闹了点动静,国公爷一早就出营巡视边防去了,可能要到午时才能回来。国公爷交代让我等好生招待沈大人,不如我先陪您四处看看?”
“好,那就有劳萧军师了。” 沈隽意点头同意。
他虽然不解闹的是什么动静,但左不过就是那些。
孟震紧紧跟在身边,目光不时扫视周围。
萧仲文仔细打量着沈隽意,心中暗自琢磨。
这位年轻的钦差身份,他自是心知肚明,但此时却不知道沈隽意究竟是站在哪一边的,所以还是得多加试探才是。
他先引着一行人向营内走去,边走边介绍道,“沈大人,我们云城军一共分为十个营,每营三千人。”
“今天正好是考较的日子,您可以看到各营的训练情况。”
他们来到校场时,正见数千名士兵在进行阵法演练。
士兵们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响亮,显露出良好的军纪和士气。
一路上,沈隽意暗中观察着军营的情况,见士兵们队列整齐,铠甲鲜明,操练时呼喝声震彻云霄,显然军纪严明。
可若是军队状况真如所见这般良好,为何会有人向皇帝进言,说云城军存在异动,军士们萎靡不振呢?
萧仲文先领着众人进了军务堂,甫一进入,沈隽意就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军事信息。
红蓝箭头交错,小旗标记星罗棋布,旁边还附着几本厚厚的册子。
注意到沈隽意的目光,他笑了笑,介绍道:“大人,这是战况图,标记的是详细的边境形势。”
沈隽意走到地图前,昂头望着,慢慢道,“萧先生,可否给我介绍介绍如今的形势?”
萧仲文弯了弯眉眼,笑眯眯道,“自然可以。”
说着,他指着地图上一条蜿蜒的红线,“沈大人请看,这里是我们与蛮族的边界线。”
“近三个月来,蛮族在这几处河谷、隘口有过小规模的试探,但都被我们击退了。”
沈隽意俯身细看,发现标注确实详尽,每次冲突的时间、参与人数、胜负结果甚至缴获物资都有记录,墨迹新旧不一,显然是持续更新的。
“萧军师,这些冲突的规模如何?我军伤亡情况怎样?” 沈隽意问道,指尖轻轻点在地图上一处标记密集的区域。
这是他此行要核实的重点之一。
“规模都不大,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 萧仲文如实回答,“我军伤亡轻微,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地形熟悉,暂时占据先机。”
孟震在眯了眯眼,不动声色地观察萧仲文的神态。
“那么,军中目前的兵力配置如何?” 沈隽意继续追问,“是否确实需要朝廷增派援军?”
这个问题颇为敏感,萧仲文沉吟片刻才缓缓道:“说实话,我军兵力充足,应对这种规模的冲突,还是富有余力的。”
“不过,若是蛮族大举入侵,增援自然是必要的。”
“萧军师的意思是,目前的冲突还不需要增援?” 沈隽意步步紧逼。
“以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还能应付。” 萧仲文措辞谨慎,“但边境形势变化莫测,有备无患总是好的。”
这个回答堪称巧妙,既未说需要增援,也未说不需要,给双方都留了回旋余地。
谢知刚在一旁听着,适时插话:“沈大人,你有所不知,蛮族这些年实力确有增强。他们不仅人口增加了,武器装备也有了改善。虽然目前冲突规模不大,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哦?他们的武器装备有何改善?” 沈隽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信息点。
“主要是铁器增多了,箭头更加锋利,甚至出现了一些我们从未见过的兵器。” 谢知刚说道,“这说明他们可能得到了外来支援。”
这个信息至关重要,沈隽意暗自记下。
若蛮族真有外力相助,此事的性质便完全不同了。
“可有具体的证据?” 孟震也开口问道,放下了手中的笔。
“这个……” 谢知刚看向萧仲文,“萧军师,那些缴获的兵器还在吗?”
“在的,都存放在军械库中。” 萧仲文点头,“沈大人如果想看,我可以带您去。”
“那就去看看吧。” 沈隽意当机立断。
到了军械库,萧仲文命守卫打开库房,取出几件缴获的兵器摆在沈隽意面前。
“沈大人请看,这些刀剑的制作工艺明显超出了蛮族的水平。” 萧仲文拿起一把弯刀,“特别是这种弯刀,弧度精准,刀身淬火均匀,我们从未在蛮族中见过。”
沈隽意接过弯刀细看,果然工艺精良,刀柄上还刻着奇特的花纹,绝非蛮族寻常工匠所能打造。
“萧军师觉得这些兵器可能来自何处?” 沈隽意问道。
“这个……” 萧仲文犹豫了一下,“不瞒您说,这看着很像是中原的冶炼术,只是比起我们的纯度,似乎是更高,也更加锋利。”
“什么?萧先生,你的意思是,这是咱们大晋有人走私铁器给蛮族?”孟震惊愕发问。
萧
仲文觑了他一眼,不动声色道,“这个我也不敢妄自猜测。”
沈隽意摩挲着光滑的铁器,若有所思地垂下了眼眸。
若真是如此,谢家军完全可以直接向朝廷写折子,为何还要借冲突申请增加军资?
或者说,陛下此行派他来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正在他为此疑惑时,外头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几人循声望去,就见有士兵匆匆赶来,“军师,国公爷打了胜仗归来了!”
萧仲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转瞬即逝:“沈大人,国公爷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