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夜赶工,第一期工程终于完工了。
这天清早,当最后一片瓦盖到屋顶时,整个工地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工人们扔下手里的家伙,互相搂着庆祝,有的激动得掉了眼泪。
“成了!咱们成了!”年轻的小李在工地上蹦着高,脸上是从未有过的高兴,“房子全盖好了!一千五百套房子,全完事儿了!”
老木匠张大山抹了把眼角的泪,声音有点发颤。
他看着眼前这片从空地上盖起来的新居民区,心里啥滋味都有:“我干了三十年木工,盖过的房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从来没这种感觉。看着这些房子,心里特踏实,特自豪。这些房子不是给富人盖的,是给咱们普通老百姓盖的啊!”
泥瓦工刘老三用袖子蹭了蹭鼻子,指着刚完工的一排房子说:“你们看这墙砌得多齐整,这瓦铺得多平整!每块砖咱们都用心砌,每片瓦都仔细铺。沈大人说过,这些房子要住几十年,咱们可不敢马虎!”
石匠王二摸着刚铺好的青石板路,挺得意:“这路,我保证能用一百年!每块石板都是咱们挑了又挑的,每条缝都严丝合缝。下雨天走在上头,保准不打滑!”
沈隽意站在新居民区当间儿,看着眼前排得整整齐齐的房子,心里满是成就感。
这些房子不光看着好看,质量也都是顶好的。
每栋房子都照着江南老传统的样式盖,青砖黑瓦,白墙木门,又好看又实用。
房子之间隔得合适,每家都有个独院儿,院里还留了地儿能种花种草。
更让他满意的是,啥配套都弄好了。宽宽的街道横平竖直,地下埋着好用的排水系统,各个地方都打了公用水井,保证每户都能方便地打到干净水。
“大人,工程验收报告出来了!”楚元化满脸高兴地跑过来,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件,“所有房子都达到设计要求了,连朝廷派来的监察官都说,这是他们见过质量最好的民用工程!”
沈隽意接过报告细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栋房子的检查结果。
地基牢固度程度,墙体垂直度误差……屋顶防水完全合格,排水系统顺顺当当……每项指标都比原定标准高不少。
“好啊,这下能正式安排灾民住进来了。”沈隽意长长出了口气,然后转向围在周围的工人们,声音有点激动,“兄弟们,谢谢大家这十个月的辛苦。没有你们起早贪黑地干,没有你们精益求精地做活儿,就没有今天这成果。这些房子,是咱们一起拿汗水和心血盖起来的!”
“大人,这是我们该做的!”工人们齐声回答,声音响得能冲上天。
“不,这不是该做的,是你们干得比该做的还好!”沈隽意走到工人们中间,拍着张大山的肩膀说,“张师傅,你这木工活儿越来越精了,最后这批门窗的质量,比刚开始时强了不止一倍。”
张大山嘿嘿笑了:“大人,跟着您干活,我们也学了不少。您说得对,做事就得做到最好,不能对付。”
“还有刘师傅,”沈隽意又看向刘老三,“你砌的墙,堪比京都皇宫里的工匠了。”
刘老三脸都红了:“大人您过奖了,我们就是按您的要求认真干活罢了。”
“今儿晚上,我请大伙儿吃庆功宴,好好庆祝庆祝!”沈隽意大声宣布。
“好!”工人们又欢呼起来,有人高兴得直蹦。
可沈隽意心里清楚,房子盖好只是第一步,咋安顿好灾民才是真考验。
为这,他早就开始琢磨详细的分配方案了。
当天下午,沈隽意把相关官员都叫来,在临时搭的议事厅里开分配会。
“各位,房子盖好了,现在要干最关键的事儿——把房子分给灾民。”沈隽意站在会议桌前,脸色严肃,“这事儿关系到一万三千多户灾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公平、公正、公开。要是办不好,准得闹纠纷,甚至出乱子。”
扬州知府先开口:“大人,我们按您的吩咐,把所有灾民都详细登记造册了。”他展开一本厚册子,上面全是每户人家的情况,“总共有壹万叁仟贰佰肆拾柒户灾民,按家里人口分成三类。三口以下的小户七千八百三十二户,四到六口的中户肆仟陆佰伍拾壹户,七口以上的大户七百六十四户。”
“每户的具体情况也都记下来了,”苏州知府接着说,“包括家里人年龄、身体咋样、原来的家产损失多少、有没有特殊困难啥的。”
“挺好,分类分得细。”沈隽意点头,“那房子的情况呢?”
“回大人,一共盖了一千五百套房子,”另一位官员汇报,“完全能满足所有灾民的基本住的需求。”
“很好。”沈隽意满意地点了点头,“不过,我们分配的时候,不能光按人口数分,还得考虑各种特殊情况。”
他走到墙边的大地图前,指着上面标着的各个地方:“我提几个原则:第一,先照顾孤寡老人这些特殊群体,把条件好、位置最佳的房子分给他们。第二,老家离得近的家庭,尽量安排在一块儿,方便互相照应,保持原来的关系。第三,在盖房时积极参与、表现好的人,给点优待。”
“大人想得真周全,这么分确实更合理。”一位官员感叹。
“还有个重要事儿,”沈隽意接着说,“不能光分房子,还得给每户灾民准备基本的用品。有了房子,没家具和生活用品,咋生活?”
“大人,这得花不少钱啊。”户部的官员有点担心,“按一万三千多户算,就算只买最基本的东西,也得好几万两银子。”
“钱的事儿朝廷想好了,户部拨放的款项已经到位。”沈隽意摆摆手,“得保证每户都能拿到一套基本用品。锅碗瓢盆、被褥衣服、桌椅板凳,还有够吃十天的米面油盐这些基本吃的。让他们搬进新家就能正常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