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第2页)
"那当务之急是?"李尚书按在剑柄上的手青筋毕露。
沈隽意猛地掀开窗扇,夕阳将他的侧影镀成古铜色:"兵分三路——"
他屈指一一点算,每一声都带着金石之音。
"第一路,提审赵怀德与钱维新,着刑部用测谎仪与骨龄检测双重验证,务必撬开他们的嘴。
"第二路,密调户部近三年火票底册,核对银号流水与边关军饷实收数目,看中间亏空几何。"
"第三路,彻查大理寺近三月出入记录,从杂役到御史,凡接触过查案文书者皆需盘查。"
"好!"李尚书一掌拍在桌案上,震得铜镇纸都跳了起来,"本部即刻调拨人手协助查账,若有阻拦者,以通敌罪论处!"
凌降曜望着沈隽意眼中燃烧的决绝火光,心中不由一动。
沈隽意看着铺开的地图与叠放的借据,微微垂下了头。
窗外的夕阳正将屋舍的飞檐染成金红,檐角铁马在晚风中叮咚作响。
三日后,调查结果也呈现案上。
沈隽意将三路调查的结果摊在紫檀木案上,烛光下那些卷宗如山峦般波动。
“看这里。”他指着户部的账册,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二十万两银子确实是从镇国公府起飞的,但最终去向的却不是军饷,而是……”
李尚书凑近细看,只见朱笔批注写着:“转北境都司,备战东边水倭。”
“北境都司?”凌降曜眉头紧锁,“那不是秋家的势力范围吗?”
秋家,当朝东宫太后的娘家,东宫太后乃是当今的原配,天子又是其教养长大的,很是亲厚。
尤其是秋家父子,其父秋景明如今任职户部侍郎,掌管着朝廷的袋子。
沈隽意点头,又翻开另一卷宗:“更奇怪的是,李大人审问钱维新时,他死活不肯招供。直到刑部的人提到秋家,他的神色有了变化。”
“什么变化?”
“恐惧。”沈隽意的眼眸中闪过寒光,“那种发自内心的恐惧,绝非装出来的。”
他起身踱步,月白官服在烛影中飘动:“还有一个关键线索。赵怀德招供时说,有人许诺他事成之后安排北境的肥差。北境现在的都司是……”
“秋景辉,秋景明的胞弟。”凌降曜接口道,“兄弟二人一个掌钱袋,一个握兵马,配得天衣无缝。”
正说着,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张怀忠急匆匆走进去,手里拿着一卷刚刚驻扎的军报:“沈大人,东边急报!水倭有异动,秋都司请求朝廷立即拨付军饷三万两!”
沈隽意接过军报细看,眉头越皱越紧:“时间太巧了。我们刚刚开始调查镇国公府的案子,北境有军情。”
李尚书也觉得奇怪:“而且你看这里,秋景辉在奏折中特别提到,之前镇国公府资助的二十万两‘军饷’已经用完。这不是明摆着坐实了镇国公府贪腐军饷的罪名吗?”
凌降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们先让镇国公府代朝廷垫付银两,然后偷梁换柱,把垫付说成是贪腐。既可以让谢家背黑锅失去军权,也可以把银二正言顺地调到北境玉树自己的势力。”
“关键是皇上现在对边防极为重视,”沈隽意沉声道,“一听说水倭有动静,必然会优先保证军饷供应。秋家就是算准了这一点。”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响起一阵轻微而急促的敲门声。
三长两短,是军中常用的暗号。
张怀忠猛地警觉起来,手按在刀柄上:“什么人?”
“是我。”门外传来一阵低沉的男声,“镇国公府护卫统领赵铁山。”
众人面面相讨。
张怀忠小心翼翼地开门,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站在门外。
他穿着普通的布衣,但站姿挺拔,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赵统领?”沈隽意认养了他,“你怎么来了?”
赵铁山进门后四下看了一眼,确认安全后才开口:“少爷,我是来向您汇报重要发现的。”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页保存完好的账本:“这是老国公生前藏在密室里的真账,记录着府中与各部往来的
情况详细。”
沈隽意接过书册,一页一页地翻看,脸色愈加凝重。
这本账册记录得极为重要,不仅有户部、工部、兵部向镇国公府借银的记录,还有具体的利息计算和归还计划。
“你看这里,”赵铁山指着其中一页,“户部借银二十万两,说是用于南方水灾赈济。但实际上……”
他翻到下一页,上面赫然写着:“户部秋侍郎私下传话,银两暂借北境都司用,归还时间另议。”
“什么?”李尚书惊呼出声,“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挪用公款吗?”
赵铁山点头:“不仅如此,你再看这条。”
账册上清晰记录着:“秋郎承诺,若镇国公府愿意奉北境军务,可考虑大象部分份额。”
沈隽意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整个情节的脉络。
秋家兄弟先以各种名义向镇国公府借银,然后暗示可以用军事合作来抵债。
当镇国公府拒绝后,他们就制造贪腐象,既祭了债务,又假趁机夺取谢家的军权。
“还有更关键的证据。”赵铁山从怀中又掏出一封信,“这是秋景明写给老国公的亲笔信,您看看内容。”
信中写道:“谢府若愿将三成谢家军调往北境听用,所借银两可扣勾销。若不从,恐谢家将有不测之祸。”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目张胆的威胁了。
“畜生!”李尚书忍不住怒骂,“他们这是在敲诈勒索!”
沈隽意将信收好,对赵铁山拱手致谢:“多谢赵统领冒险到来。有了这些证据,定能给镇国公府洗净冤屈。”
赵铁山报告:“少爷,老国公在天有灵,您若能给府中申冤,定会含笑九泉的。”
他顿了顿,又说道:“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府中被查抄抄的那天晚上,我看见有人从后花园的假山中取出了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