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玖玖 作品

第830章(第2页)

平阳公神色凝重:“朝中已有传言,陛下命沈隽意撰折,实则是在试探朝堂对北伐的态度。如今主战与主和两派剑拔弩张,沈隽意若在折中立场鲜明,必得罪一方。”

凌降曜心中一凛:“父亲是担心表弟卷入党争?”

“岂止是担心!” 平阳公拍案,“当年柳太傅就是因朝堂站队不慎遭贬,如今沈隽意若重蹈覆辙,谢家未必能护得住他。你与他来往密切,须多加小心,莫要被牵连。”

凌降曜恍然大悟 —— 原来沈隽意近日的低调与疏离,竟是在规避党争风险。

可他为何又要主动促成自己与李家的亲事?

“父亲的意思是,让我与表弟保持距离?” 他试探着问。

“非是让你绝交,而是切勿深度参与他的事务。” 平阳公语气稍缓,“你下月赴河南,正好避开这场风波。对了,你与李小姐的亲事进展如何?”

“已有书信往来,讨论治河之事。” 凌降曜道,“李小姐对在下的见解颇为认可。”

“甚好!” 平阳公满意点头,“河南之行务必把握机会,若能赢得李小姐芳心,李家便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当晚,凌降曜在灯下细读李婉仪的书信,她的字迹娟秀中透着刚毅,论及治河时更显见识卓绝。

他提笔回信,详谈自己对 “束水攻沙” 法的新感悟,并提及对河南之行的期待,字里行间既展才学又示谦逊。

次日清晨,翰林院传来震惊消息—— 沈隽意府中昨夜遭刺客闯入,虽未得逞,但刺客身法诡异,竟能避开沉府重重护卫。

值房外,同僚们议论纷纷:“定是边境奏折惹的祸!”

“沈编修这是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啊!”

凌降曜挤进人群,见沈隽意正与掌院学士密谈,面色镇定如常。

待掌院离去,他才上前关切:“表弟,昨夜之事……”

“无妨,不过是宵小之徒虚张声势。” 沈隽意淡笑,“已着人报了顺天府,不劳挂念。你且准备河南之行,莫因小事分神。”

见他如此从容,凌降曜心中暗叹其定力,却也难免疑虑—— 刺客之事是否真如他所言无关紧要?

正思索间,书吏送来李尚书的加急信。

河南之行提前至下周,望他即刻准备。信中还提到,李婉仪将随队考察,以便积累治河素材。

这个消息让凌降曜既惊喜又不安—— 惊喜于能与李婉仪同行,不安则源于行程突然变动的蹊跷。莫非与沈隽意遇刺一事有关?

傍晚,凌降曜到沈隽意值房请辞。

屋内烛火摇曳,沈隽意正伏案疾书,显然在赶制边境奏折。

“李尚书提前启程,想必有其考量。” 沈隽意听罢,即刻应允,“你只管安心去,记得按此前标记采集样本。”

凌降曜犹豫再三,还是问出心中疑虑:“表弟,昨夜刺客…… 是否与边境奏折有关?”

沈隽意笔下一顿,抬眸时眼底闪过锋芒:“世人皆道眼见为实,却不知耳听未必虚,眼见未必实。真相如何,日后自会明了。”

这模棱两可的回答让凌降曜愈发困惑。

沈隽意却已低头继续书写,淡淡道:“莫要多想,专心筹备行程。有李尚书父女照应,此行定能顺遂。”

回到府中,平阳公夫人神色焦急:“你可听说沈隽意遇刺之事?”

“儿已去过翰林院,沉表弟无碍。” 凌降曜道。

“此事绝不简单!” 夫人压低声音,“我刚得知,有人在查沈隽意的身世旧账,意图借此扳倒谢家。如今朝堂波谲云诡,你必须与他保持距离,尤其在河南期间,切勿与他有书信往来。”

凌降曜怔住—— 沈隽意的身世早已由谢家背书,如今被翻出旧账,显然是政敌在借题发挥。

“母亲是要我…… 弃沉表弟于不顾?” 他迟疑道。

“非是弃他不顾,而是保全自身!” 夫人握

住他的手,“你肩负着平阳公府的未来,切勿因一时义气误了大局。何况李小姐随队出行,正是你拉近关系的良机,切不可因其他事分心。”

凌降曜望着母亲忧虑的面容,最终颔首应下。

深夜,他在灯下整理考察用具。

羊皮地图、测绘罗盘、密封陶罐…… 指尖抚过沈隽意标记的重点河段舆图几处决堤点,心中忽然泛起复杂滋味。

窗外,乌云遮住明月,夜色深沉如墨。

凌降曜吹灭烛火,任由黑暗将自己笼罩 —— 河南之行在即,他既期待与李婉仪的相处,又担忧沈隽意的处境,更隐隐觉得,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朝堂深处酝酿。

凌降曜望着外面的皓月,心中充满了不安与期待。

次日凌晨,晨光熹微,府中已是一片忙碌。

凌降曜早早起身,亲自检查行囊,确保每一件物品都备置妥当。

书房内,他借着烛光反复研读《河源图考》中关于河南段的记载,目光停留在沈隽意用朱砂圈出的铜瓦厢、詹店等决堤高发地。

这些区域地势险峻、水流诡谲,若能获取第一手水文数据,必能填补典籍空白。

“少爷,老爷请您过去一趟。” 管家在门外轻声通报。

凌降曜放下舆图,快步前往平阳公书房。

屋内,平阳公正与一位面色冷峻的中年男子低语,见他进来,两人骤然住口。那

男子向凌降曜颔首致意,便匆匆告辞。

“父亲,您找我?” 凌降曜行礼问道。

平阳公示意他靠近,面色凝重:“阿曜,出发前,为父有几句要紧话交代。”

他压低声音,眸中闪过锐利光芒:“其一,此行除采集水文数据外,须与李家增进往来。李小姐才貌双全,又得李尚书器重,若能促成婚事,于我府而言是天大的助力。”

凌降曜点头:“儿子明白,定当把握机会。”

“其二,” 平阳公语气更沉,“此行虽明为水利考察,你却需暗中留意李尚书的言行举止。”

凌降曜心头一震:“父亲是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