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 作品

第1095章 淋巴修复的真相!颈七互换术的特殊性!(第2页)

比如常规的神经修复,如断指再植神经吻合,做的是神经原位对接,外膜淋巴管可自发吻合再生。

因为吻合口间距小于5mm,损伤很小。

而其他神经移植术,如腓肠神经移植修复缺损,通常移植段很短,小于十厘米,淋巴管完全可以通过受体床渗透代偿。

比如肌肉淋巴网作为代偿。

但,颈七互换术却截然不同!

颈七神经从健侧颈根部切断,需跨越颈部中线移植至患侧,全程穿越脂肪垫、筋膜屏障等,原有淋巴引流网络被物理性隔离。

它是神经长距离的异位移植,完全脱离了原有的淋巴流域。

此时,任何代偿路径都无法发挥作用了。

“而且,长距离的跨越移植,也意味着再生时间很长!

“一般的颈七神经再生,需要跨越三十厘米左右才能到达手部肌肉,平均下来可能需要数个月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窗,足以淋巴缺损引发连锁反应。

“最初是水肿,而后是缺血,随后是纤维化,最后则是卡压、神经麻痹,乃至于坏死!

“而常规的神经外科手术,修复时间很短,淋巴来不及捣乱就已经完成了再生。”

许秋侃侃而谈。

他提到了具体的再生路

径、致病机制。

颈七神经再生需从颈7神经根-患侧大脑皮层-患手肌肉,路径极长,也意味着超长耗时。

而过程中,淋巴液始终堵塞淤积,继而压迫微循环导致轴突缺氧,开始了水肿。

不调控的话,接着就是成纤维细胞侵入神经束,引起疤痕包裹,也即纤维化期。

最终就会发展为卡压,疤痕挛缩绞窄轴突,继而二次麻痹!

场下,众人目中闪烁着异彩。

这一刻,很多人对颈七互换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而这还没完。

许秋继续道:“另外还有神经束密度的差异。

“颈七作为臂丛主干神经,束外膜占比达70%,淋巴管都分布在这里。而末梢神经束膜厚实,淋巴管少且影响小。

“所以为何指神经修复从不提淋巴管?因为淋巴管少,影响非常轻微。

“并且,这还涉及到了创伤的大小!”

许秋给出解释:拿神经外科领域的其他手术来说。

神经松解术,只需要将外膜部分切开,这种情况下淋巴管网络完整、功能无损,自然不必考虑淋巴修复。

神经缝合术,断端局部损伤,近、远端淋巴管可跨吻合口再生。

而颈七互换术,处于手术需要,必须将颈七神经从椎间孔至锁骨全程游离,这就势必得彻底剥离外膜周围组织,其中就包括了淋巴管锚定结构……这直接导致淋巴管无法自主再生连接!

等于是,斩草除根了。

此时不人为做淋巴修复,等会于是彻底毁损了局部的淋巴系统!

“以及,生物力学因素。”

许秋表情平静,继续开口:“颈七移植后,是要承受颈部旋转牵拉的。

“如果淋巴管不修复的话,每次转头的动作,都等同于再撕裂新生微血管。

“这个动态损伤是静态修复手术没有的。

“如果不人为干预,动态损伤将越发加重淋巴缺损的负面影响,导致不可估量的后果。”

随后,许秋给出了一个一锤定音一般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