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朝堂争议赈灾策
议政殿偏殿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沉重的铅块,压得人喘不过气。兵部尚书那带着哭腔的急报余音犹在,五皇子君允熙那冷酷决绝的“焚村断尾”之策,如同淬了寒冰的利刃,瞬间撕裂了殿内本就紧绷的氛围。
“断尾求生?焚村埋尸?!”七皇子君逸辰温润如玉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毫不掩饰的怒意,他上前一步,声音清朗却带着雷霆般的质问,目光如电般射向君允熙,“五哥!你口中的‘尾’,是清河、临山数万活生生的百姓!是陛下的子民!此策非但不能保京都,只会激起滔天民怨,让疫区百姓绝望之下四散奔逃,届时瘟疫将如燎原之火,烧遍整个京畿,甚至蔓延全国!你这是要彻底断送我天圣的根基吗?!”
“妇人之仁!”二皇子君承昊阴冷的声音响起,他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弄,目光扫过君逸辰,最终落在龙椅上面色铁青的皇帝身上,“父皇明鉴!七弟此言看似悲悯,实则是将整个京都,乃至整个天圣置于万劫不复之地!那瘟疫沾之即死,无药可医!派太医?不过是多送几条人命进去!打开封锁?更是引狼入室!古法有训,疠气横行,当断其源,焚其秽,绝其往来!此乃祖宗智慧,保全大局之道!牺牲区区数县贱民,保我天圣国祚安稳,社稷千秋,有何不可?!”他刻意加重了“贱民”二字,语气中的轻蔑与冷酷令人齿寒。
“陛下!二殿下、五殿下所言,虽…虽显严苛,然…实为老成谋国之言啊!”须发皆白的礼部尚书冯敬尧颤巍巍出列,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疫论》、《灾异志》皆云:‘大瘟流行,十室九空,当以霹雳手段,隔绝秽源,焚其巢穴,深埋腐尸,以绝后患!’牺牲小民,保全大局,亦是…亦是无奈之举!老臣…老臣恳请陛下,为江山社稷,早下决断!”他身后,数名依附二皇子、五皇子的官员也纷纷出列,齐声附和:“臣等附议!请陛下为大局计,行断腕之法!”
“荒谬!一派胡言!”那清越而坚定的女声再次响起,如同惊雷炸响,瞬间压过了殿内的嘈杂与悲泣。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殿中那抹青色的身影上——萧云倾。
她身姿挺直如青松,面对满朝重臣皇子,毫无惧色,清丽的脸上寒霜密布,那双清澈的眼眸此刻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人心深处的卑劣。她先是指向跪地的冯敬尧,声音穿透殿宇:“敢问冯尚书!何为‘小民’?何为‘贱民’?清河、临山的数万百姓,难道不是父母生养,难道不是有血有肉?难道他们生来就该被当作可以随意舍弃的‘尾巴’?陛下乃万民君父,视天下百姓如赤子!尚书大人此言,置陛下仁德于何地?又将这煌煌天圣的国法纲常置于何地?!”
她的话语字字如刀,句句诛心,冯敬尧老脸涨红,嘴唇哆嗦着,却一时语塞。
萧云倾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直视君允熙和君承昊,那眼神中的凛然正气竟让两位皇子心头微凛:“二殿下、五殿下口口声声‘古法’、‘大局’!敢问古法便是草菅人命?大局便是放弃数万子民于死地?此非保国,实乃祸国之源!一旦‘焚村’令下,疫区百姓自知必死无疑,求生无望之下,会发生什么?是暴动!是冲击封锁!是携带疫病四散逃亡!瘟疫将不再是局限于几县之地,而是会随着绝望的人流,像瘟疫本身一样疯狂扩散!京都的城门,能挡住绝望的洪流和看不见的瘟魔吗?届时,殿下口中的‘大局’,又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