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阿八 作品

第227章 炉火照心渊?天眼辟生途

凌霄殿的喧嚣渐息,天庭的变革之风却吹向了更深邃处。兜率宫,这座曾以九转金丹闻名三界的道祖丹房,此刻竟门户紧闭,青烟断绝三月有余。宫墙外,几位道童愁眉苦脸地守着,面对各路仙官求丹的玉简,只能苦笑摇头。无天之乱耗尽了天庭丹库,多少天兵天将因缺了一颗救命金丹而陨落魔爪,这惨痛教训,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太上老君心头。

这一日,兜率宫紧闭的朱漆大门轰然洞开。一股奇异的气息弥漫而出——非是往日的丹香,倒似混合了檀香、冰雪与…一丝焦灼心绪的复杂味道。众仙惊疑望去,只见宫苑中央,那座曾炼化天地造化的八卦紫金炉,竟被拆去了半边炉壁!取而代之的,是由无数块温润“问心玉”与流转着星辉的“涤魂晶”镶嵌而成的奇异内胆。炉身符文也彻底改变,不再是引动三昧真火的离火之纹,而是刻满了玄奥的“观”、“省”、“悔”等心印真言。炉口上方悬着一面古朴铜镜,镜面水波流转,名为“照影”。

“老君…您这是…” 匆匆赶来的太白金星看着面目全非的丹炉,瞠目结舌。

太上老君须发皆白,神色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亮锐利。他拂尘一指新炉:“旧炉炼金石,新炉炼心魔。此乃‘三省炉’,专为吾辈仙家而设。”

消息传开,天庭哗然。所谓“三省炉”,竟是凡触犯天规仙律、或自查心有挂碍(如贪嗔炽盛、懈怠道业)之仙官,需主动或奉诏入炉!炉中不燃三昧火,而是引动“往事重现”之心焰——炉壁问心玉与涤魂晶共鸣,炉上“照影镜”映照,将入炉者此生最不堪、最悔恨、最需直面之过往,纤毫毕现地重演于其心神之中!或为贪赃枉法时的心跳,或为嗔怒失控时的狰狞,或为懈怠职守时的麻木…在“心焰”煎熬下,观己过,明己心,直至心魔渐消,杂念尽褪。此时,炉底阵眼便会应心而生,凝出一枚非金非玉、光华内蕴的“清心丹”。此丹无法力,却可固守心神,令佩戴者时时警醒,不易再犯同类过失。

“荒谬!荒谬绝伦!” 太白金星痛心疾首,第一个冲到老君面前,“仙官体面,天庭威仪,岂容如此践踏?让仙家如囚徒般入炉自曝其短,情何以堪?此炉不拆,天庭颜面何存?!”

老君立于炉旁,炉内虽无仙官,心焰余温犹在,映得他面容半明半暗。他并未动怒,只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轻轻点了点那拆掉半边炉壁后裸露出的、闪烁着微光的“涤魂晶”内胆,声音平静无波,却字字如重锤:

“金星,你看这炉壁拆了,里面是什么?是能让心神纤毫毕现的‘涤魂晶’!仙官体面?” 他嘴角勾起一丝近乎悲悯的弧度,目光扫过远处那些衣冠楚楚却心思各异的仙班,“若那体面只是一层遮羞的炉壁,护不住里面的良心,遮不住滋生的心魔,留着…又有何用?徒增污秽罢了!”

此言一出,如冷水泼入滚油。凌霄殿上玉帝沉默,托塔天王李靖眉头紧锁,众仙官面色各异,或羞惭,或惊惧,或若有所思。一时间,“三省炉”成了天庭最烫手的禁忌,无人敢试。

打破僵局的,竟是新任的金身罗汉——沙悟净。

这一日,沙僧褪下庄严的罗汉袈裟,只着一身朴素灰袍,沉默地来到兜率宫前。面对老君,他双手合十,深深一礼:“弟子沙悟净,愿入‘三省炉’。”

老君眼中精光一闪,拂尘轻扬:“罗汉可想清楚了?此炉照影,不留情面。”

“弟子…求之不得。” 沙僧声音低沉,目光坚定。

炉门开启,沙僧身影没入。问心玉与涤魂晶光华大盛!炉壁上“照影镜”水波剧烈翻涌,一幕幕景象投射于虚空,清晰无比地展现在围观的仙官眼前:

——天宫琼楼玉宇,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玉液琼浆飞溅!那张憨厚的脸上瞬间血色褪尽,被无边的惶恐与绝望吞噬,跪伏在地瑟瑟发抖。巨大的恐惧感透过镜影弥漫开来,让观者无不心悸。

——画面陡然切换!流沙河浊浪滔天,赤发蓝靛脸的妖王手持降妖杖,眼中燃烧着暴戾与饥饿的火焰!过往行人商旅被卷入河中,化作枯骨…妖王的狂笑与受害者的惨嚎交织,残忍血腥之气扑面而来!

——最后,是五行山下初见唐僧时,那僧人悲悯却洞悉一切的目光…

炉中,沙僧的身体剧烈颤抖,灰袍瞬间被冷汗浸透。他紧握双拳,指甲深陷掌心,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如同野兽负伤般的低吼。心焰灼烧的并非皮肉,而是灵魂深处最不堪的角落。那惶恐、那暴戾、那深埋的罪孽感,如同毒蛇噬心!他时而蜷缩如虾,时而仰天欲啸,汗水滴落炉底,竟发出嗤嗤轻响。

时间仿佛凝固。不知过了多久,沙僧颤抖的身躯渐渐平息。他缓缓抬起头,脸上泪痕与汗水交织,眼神却如同被暴雨洗刷过的晴空,疲惫中透着前所未有的清明与释然。他望着镜中那个曾惶恐无措的卷帘大将,那个曾暴戾食人的流沙河妖王,双手缓缓合十,低声呢喃:“原来…最深的业火,是心火…”

随着他心境的彻底平复,炉底阵眼处清光大放!一枚圆润剔透、散发着清凉宁神气息的“清心丹”缓缓凝聚成形。更令人惊异的是,那清心丹甫一成型,竟自行分化、串联,化作十八颗温润如玉、隐现金光的念珠!念珠自行飞起,缠绕在沙僧合十的手腕之上。

沙僧步出丹炉,手腕念珠微光流转。一股清凉、坚定、能平息躁动、斩灭妄念的奇异力量隐隐散发出来。他周身气息更加沉凝厚重,属于金身罗汉的庄严宝相,此刻更多了一份洗尽铅华的平和力量。

“好一串‘定心菩提’!” 老君抚须赞叹。

沙僧入炉,清心丹化念珠之事,如飓风席卷天庭。疑虑、抵触在事实面前冰消瓦解。“三省炉”前,竟悄然排起了长队。有因贪墨香火被查的星官,有因懈怠渎职酿成小祸的山神,甚至…某个月黑风高夜,玉帝最信任的太白金星,怀揣着一枚刻有“戒骄”二字的玉符,面红耳赤地溜进了兜率宫…

---

当兜率宫心炉之火渐成天庭修行镜鉴之时,灌江口,二郎真君神殿的气氛却凝重如铅。

杨戬独坐听风亭,额间那道竖痕——威震三界的“天眼”,此刻却蒙着一层黯淡的灰翳,边缘隐有细微裂纹。无天之乱中,他倾尽全力,以天眼洞穿无天本命黑莲布下的“永夜障”,为如来最终净化争取了刹那之机。然而黑莲反噬之力也重创了天眼本源。战后,这天眼神通便时灵时不灵,更麻烦的是,当它强行睁开时,眼前浮现的并非当世景象,而是一幅幅令人心悸的未来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