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木木子书 作品

第32章 英雄悲歌,敕封之始

污秽风暴的余烬如同垂死的巨兽吐息,在破碎的临渊城上空缓缓沉降。

曾经繁华的城池,此刻化为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焦黑废墟。

断壁残垣如同巨兽的骸骨,在死寂中诉说着毁灭的哀鸣。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血腥与建筑燃烧后的焦糊味,混合着绝望与死亡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

玄真祖师的法相悬于高空,清癯的面容上笼罩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悲悯。

他手中白玉拂尘每一次挥动,都引动天地间残存的清灵之气,化作蕴含生机的甘霖道雨,无声洒落。

雨丝如雾,带着淡淡的青色光晕,轻柔地覆盖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

雨丝落在被污秽腐蚀得如同烂泥般的焦黑土地上,发出“滋滋”的微弱声响。

污秽的暗红如同遇到克星般迅速褪去、湮灭,露出下方被灼烧得龟裂、板结的土壤。

一缕缕微弱的、带着草木清香的生机,艰难地从土壤深处钻出,在雨水的滋润下,化作星星点点的嫩绿苔藓,顽强地附着在焦黑的瓦砾之上。

这是毁灭后的第一抹生机,微弱却坚韧。

雨丝落在废墟中挣扎、哀嚎的伤者身上。

被污秽侵蚀、皮肉溃烂的伤口,在甘霖的浸润下,剧烈的灼痛感迅速减轻,溃烂的趋势被遏制,甚至开始缓慢地愈合。

惊恐绝望的灵魂,在雨丝拂过时,如同被温柔的手抚平了褶皱,剧烈的情绪波动渐渐平息,只剩下劫后余生的茫然与深沉的疲惫。

孩童的哭泣声不再尖锐刺耳,变成了低低的呜咽;老人的祈祷声也不再绝望,带上了一丝微弱的希望。

祖师的目光,最终落在那片巨大的、如同大地伤疤般的深坑边缘。

那里,一个身影静静地趴伏在冰冷刺骨的琉璃地面上,如同被遗弃的枯木。

沈砚。

这位临渊城闻名遐迩、饱读诗书的书生,此刻白发如雪,散乱地铺在焦黑的琉璃上。

他身上的青色儒衫早已在燃魂的烈焰中化为飞灰,只余下褴褛的布片紧贴在枯槁如柴的身躯上。

皮肤呈现出一种不祥的灰败色泽,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仿佛轻轻一碰就会彻底碎裂。

他的口鼻、眼角、甚至皮肤的裂痕中,不断有粘稠的、夹杂着内脏碎片的黑血渗出,在琉璃地面上晕开一小片暗红的印记。

他的气息微弱到了极点,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破碎风箱般的嘶鸣,每一次心跳都仿佛是他魂体即将崩解的丧钟。

他的意识早已模糊,如同沉入无边的黑暗深海。

唯有耳畔,还隐约传来城中幸存者微弱的哭嚎与祈祷。那声音,如同最后的丝线,勉强维系着他即将消散的灵识。

‘玄诚…观主…在下…尽力了…’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黑暗深处挣扎。‘临渊城…保住了…百姓…得救了…’ 一丝微不可察的、混杂着无尽疲惫与一丝释然的弧度,艰难地在他干裂的嘴角浮现。

这几乎耗尽了他最后的气力。

解脱的念头如同最后的涟漪,在即将寂灭的意识之海中荡漾开。

他仿佛看到了临渊城昔日繁华的街景,看到了那些他曾经教导过的孩童天真的笑脸,看到了无数百姓在劫难中挣扎求生的脸庞…一切都将归于永恒的寂静。

他一生饱读圣贤书,心怀家国黎民,虽无道法神通,却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以凡人之躯,燃魂为炬,为满城生灵争取了一线生机!此心…此志…无愧于天地圣贤!

就在他最后一丝意识即将被永恒的黑暗彻底吞噬,魂体即将彻底崩解,化为天地间最纯粹的尘埃之际——

林木生抱着昏迷的酸杏儿,一步踏出虚空,落脚处正是轮回池畔。

池水幽深,倒映着孽镜台流转的光华,散发出深邃的轮回气息。

孟婆佝偻的身影早已在此等候,浑浊的眼中交织着疲惫、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孩子…”孟婆的声音沙哑而温柔,她枯槁的双手迅速引动精纯的忘川水汽。

那水汽并非寻常阴寒,而是带着一丝温润的生机,如同最轻柔的薄纱,瞬间将酸杏儿包裹。

水汽渗透进她枯竭的魂体,滋养着每一寸濒临崩溃的脉络,如同久旱的河床迎来甘霖。

酸杏儿颈后那枚青莲印记,在金辉的笼罩下,光芒虽然黯淡,但边缘那圈狰狞的暗红伤痕,搏动的频率明显减缓,如同被安抚的凶兽,暂时蛰伏于金辉的牢笼之中。

她紧蹙的眉头微微舒展,呼吸也平稳了些许。

林木生并未停留,甚至没有多看孟婆一眼。他枯寂的身影径直走向那座散发着冰冷威严的孽镜台。

无相鬼卷在他身前无声展开,混沌暗金的卷面上,那幅镇压着凶胎核心的图案——被枯寂雷纹洞穿、布满裂痕的深渊烙印虚影,断裂的怨念通道残痕,以及缠绕其上的玉白法则锁链——清晰可见,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枯寂与禁锢之力。

这图案仿佛一个活着的封印,无声地诉说着方才那场惊世之战的惨烈与胜利的代价。

嗡——!

孽镜台光华骤然大放!镜面不再映照幽冥诸景,而是流转起浩瀚、精纯、仿佛蕴含着宇宙生灭轮回本源的暗金色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