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找兔子的学问
文东故技重施,将鹰重新架起来,然后藏好了死兔子,继续朝着前面赶杖寻找其他兔子的踪迹。
这片不大的菜地区域,前后已经撵出了三只兔子,剩下的范围,文东跟杨建业俩人又转悠了一圈儿,再也没了收获。
“这边暂时赶不出来了,换地方吗?”杨建业问道。
现在兜里只有一死一活两只兔子,分倒是够分了,但是一人一只回家吃,没多少肉啊!
文东略一沉思:“去村东!那边也有不少菜地范围!现在应该都是生场子没人逮过呢!正好咱们尝个鲜儿!”
“行,村东也不远!”
爷俩交流几句,拿着赶杖的木棍儿架着鹰就转道儿去了村东。
其实,文东是懂如何找野兔的规律的,但是面对杨建业这个老叔,他不敢说的那么明白也不敢过分的卖弄。
老叔毕竟活了半辈子的人了,遇到事情不好糊弄,不像大春儿似的,文东跟他说啥他就相信啥,从来也不多问。
关于找兔子,有这么几句谚语非常形象的说明了野兔藏身的规律。
长卧地头短卧腰,高高洼,洼洼高。
这一句的意思是,长地块的田地,兔子喜欢藏在地头,短块的田地,兔子喜欢藏在中腰。
如果是周围地势高,某处洼,兔子喜欢藏在洼的地方。
如果周围地势矮,某处比较高,兔子就喜欢藏在比较高的地方。
另外,还有一句俗语也挺有代表性的。
荒中必落静,静中必落荒,两荒夹一生,兔子走当中,两生夹一熟,兔子走地头。
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在荒野跟熟地等不同地形中,兔子会选择相对安全,利于隐藏活动的地方。
如果是两片荒地中间有一片生地,兔子常常走中间,如果是两片生地夹一片熟地,野兔会走地头。
今天在村后菜地周围赶起来的这三只兔子,其实都符合上面的落脚规律。
如果是文东自己来找的话,其实花费的时间,跟俩人一起找,差距不会太大。
但杨叔既然对放鹰感兴趣,文东必然是要持续培养的。
咋培养,当然是实战了。
为啥带杨建业放鹰逮兔子,而不是以前的搭档大春儿呢?就是为了多教他一些基础的东西。
至于大春儿,等后面杨叔出师了,文东再带他也来得及。
毕竟山上的小鸡儿是有数的,早逮早占便宜,耽误时间被别的赢猎人搜刮过后,可就没有多少油水了。
大春儿现在能单人放小鸡儿还有不错的收获,先赚钱要紧。
看起来是文东临时起意的安排,实际上却是他充分考量过的。
爷俩从村后朝着村东赶去,十来分钟的功夫就到了最边角的区域。
这边距离菜地旁边就是一条生产路,常年有人经过,所以踩的光溜溜的不长草。
文东对道边菜地跟生产路的边沿位置格外的敏感,经验告诉他,这些地方都是容易藏兔子的好场子。
“杨叔,咱就从这边开始赶吧!”
“好嘞!咱俩拉开架子!出来兔子我就喊!”
杨建业很麻溜的选好了站位,立马卖力的敲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