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唐军去哪了?(第2页)
结果仅仅一年时间,屈突通就对李二凤心悦诚服,军中就佩服强者,面对一个武力超强,连战连胜的统帅,他不服,他手下的兵也得服。
之后每逢大战,李二凤亲自冲锋时,都会让屈突通坐镇中军,居中调度,以他定下的策略,指挥大军配合作战。
屈突通也不负所望,每次都能完美的配合李二凤玄甲军突击。
现在已经成为李二凤军中的定海神针,也是他手下目前唯一能算上将的人才。
其他人都需要成长。
对于李孝恭选屈突通,李二凤并不意外,毕竟实力摆在那。
他也乐见其成,只是叮嘱屈突通好好带。
如果这位堂兄的名字对口,应该也是一位大将之才。
宴会散后,杨广悄悄把李渊让他带的墨宝交给了李二凤。
还好奇的问了一句:“玄武门的事,真是你自作主张?”
李二凤看着这幅四字墨宝,只淡淡回了一句:“表叔认为是就是吧!”
李渊送这四个字的意思他岂能不知?
想激将他?
哪那么容易。
倒不是他敢做不敢当,如果放弃这个大唐自己打天下,些许污名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能一刀一刀杀得天下禁声。
可放弃大唐,那些亲人,谁给他们扛起一片天?
说到底,他也是为了整个李唐着想。
这便宜父皇,格局还是小了,当了皇帝,一点锅都不肯背。
李二凤暗自摇头。
看他淡定的表情,杨广又迷糊了,不过也没有寻根问底。
五日后,经过半月休整,全军重编完成,李二凤拔营上郡,直指宇文拓叛军老巢。
宇文拓一边加紧备战,一边向梁国和晋国求援。
但李二凤却没有急着攻打,而是一边加固营寨,一边往洛川运粮。
两军在洛川紧张对峙,虽有小规模摩擦,却并未爆发大战。
三日后,晋代两军已抵达河东,在离黄河不远处扎营休整,并在河东大量屯粮。
晋国大司马王厉收到探子回报,心下觉得奇怪,以李二凤的作战风格居然没有主动进攻,反而修起了营寨,屯起了粮。
这很不李二凤啊!
就不怕他大军渡河后,与宇文拓夹击吗?
虽然疑惑,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十五万大军在手,还怕区区五万唐军?
深夜。
北地郡一间客栈中。
李药师并未入睡,他借着烛光仔细研究着唐军,宇文拓,晋代联军的态势。
说实话,他也搞不懂李二凤心里的打算,不和宇文拓叛军速战速决,然后全力备战实力强大的晋军,以及有可能到来的梁军,在那磨蹭什么?
“药师,你说这大唐还有没有希望?这位大唐秦王的意图我怎么看不懂啊!”
李药师摇摇头:“大唐只要不灭掉晋国大军,就没有任何起死回生的可能。”
“至于李元凤的意图很可能就是晋军,根据我计算,与宇文拓对峙的唐军,现在绝不超过两万。”
听丈夫肯定的语气,张氏心中一惊:“怎么可能?我们这么多天,没看到唐军兵力调动啊!”
李药师笑道:“你忘了运粮,他们每次回来的人数和马匹都不对,很多马不是运粮的驮马,而且多出来的人夜晚就消失了。”
“那唐军去哪了?”
“谁知道?”
李药师摇摇头,心里却在想,应该是黄河渡口。
只是三万多人,该如何击败十五万晋军?
凌晨,黄河渡口。
正值秋末,黄河水流不急,非常适合大军抢渡。
三万九千多名唐军衣甲鲜明,整齐列队。
李二凤给一边迅速军队,一边大声下令。
“吃饱后砸掉所有炊具,每人只携带三天干粮,渡过黄河沉掉所有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