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杨广来了(第2页)
李渊什么心思,相交几十年的杨广仅凭信里的只言片语就能判断出来,他看着李二凤,多少有些为这个表侄子不值。
兵变出力最大,稳住大唐功劳也是他,可皇位却落不到他头上。
“那又如何。”李二凤无所谓的笑了笑:“表叔,你说我把除了大唐的整个天下都打下来,这大唐到底谁说了算?”
他笑眯眯的看着杨广,毫不介意的对杨广表露野心,也不怕传到李渊耳朵里。
系统在手,天下能打一遍,就能打第二遍。
杨广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大笑道:“你小子藏得够深,这么多年表叔竟然没看出来。”
他摇摇头,又道:“说吧!有什么需要表叔帮衬的,表叔以后就站你了。”
“那我求之不得,等我以后打下广阔的疆土,一定给杨家一个大大封国,让表叔尽情发挥。”李二凤笑着许诺。
杨广却摇摇头:“我这年纪,估计等不到了,真有那天,就留给昭儿的孩子吧!”
李二凤当然也不会继续强调,点头应了下来。
他摩挲着下巴思索道。“不过表叔,我还真有事请你帮忙。”
“说吧,只要表叔能做到,绝不推辞。”杨广大笑着保证,他现在就怕没有用武之地,无功可立。
李二凤道:“我军现在不是很多战利品吗?这些东西都要变现,表叔人脉广阔,可以联系关中世家牵头组织商队随军,以后的战利品都交给大家的商队处理,大军以后的军需粮草等等,只要价格公道,也优先经商队之手筹集,你看如何?”
杨广稍一琢磨,兴奋的击掌乐道:“这个想法好啊!这么大的利益他们拒绝不了,大家利益绑在一起,那他们以后只能绑在你的战车上了;如果敢三心二意就踢出去一起讨伐。
还是你小子阴险,给你爹来了个釜底抽薪。”
李二凤听后却傻眼了,他的目的只是不想把两成战利品交给朝廷,也不想以后在粮草上被朝廷限制,怎么到杨广这里就成阴谋诡计了?
可转念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朝堂上多是世家官员,他这里以利益将这些大小世家捆绑起来,不就是等于把李渊架空了吗?
这事可以搞啊!
不等李二凤说话,杨广继续道:“只是你在河东的作为,恐怕会得罪很多大族……”
“那怕什么?”不等杨广说完,李二凤就不屑的打断:“只要我刀子够硬,他们不满也只能憋着。”
得罪了就得罪了,李二凤不怕,只要他打造一批军事贵族起来,不愁没人为他效忠。
在他心里,以后大唐的官员,军事贵族出身的子弟必须占一半,剩下的三成给世家,两成给寒门。
都说科举好,但经过历史对比,科举出身的寒士,当官后没有贵族出身官员有能力,更没有贵族官员的担当,还更加经不住诱惑。
他们出身寒微,跻身高位后,或许有人真心为国,但更想保住自己好不容易跻身上来的阶层。
所以更加容易向权利低头,然后被利益驱使,诱惑,相互连成一片网,形成一个文官利益集团,比世家更可怕。
真正能保持初心的,翻遍历史都没几个,能出将入相的,就没有一个是科举考出来的;自从北宋科举大兴之后,再难有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人才。
科举一家独大的结果就是,道德与法理成了文官的武器,有没有理,全凭他们去解释。
世家还有家族羁绊,各自的利益和追求还有不同,跟皇帝的斗争还讲点道德。科举出来的文官集团,即便内部有争斗,大目标却是相同的;他们会维护文官共同体,排挤一切能威胁这个体系的存在,这就是最可怕的事。
他们跟皇帝斗,那不是落水就是放火,最后他们还都是忠臣,是非曲直全靠他们编,连史官都是科举出来的。
这个世界目前还没科举这回事,李二凤也不打算搞,他以后准备扩大太学,用考科举的模式录取学生,太学毕业后赐予预备官身,再去参加六部九卿的考试获得实职。
就跟穿越前考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