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李渊想先下手为强
既然李渊不来,杨广再无顾忌。
他把李元成晾在一边,拉着李二凤走到一众大臣中间。
“二郎久不在朝,想必朝中这些大臣你只听说过名字,还未当面认识,表叔就一一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是刑部尚书,薛世雄薛大人,晋阳先登首功薛万钧的父亲。”
“这位是吏部左侍郎,裴矩裴大人,胸有大才,乃治世之臣。”
“这位是鸿胪寺卿,阴世师阴大人,八面玲珑,能言善辩,是个不可多得外事人才。”
“......”
杨广一边介绍,李二凤一边笑着打招呼,被介绍的大臣们,全都一脸喜色的向李二凤嘘寒问好。
杨广脸上喜气洋洋,他介绍这些大臣的时候,凡是自己人都会着重的提上几句。不是自己人,便只提一提名字。
他相信李二凤心里明白。
李二凤心里却是明白,也暗暗记下他们的名字和职位,这一圈下来,好家伙,六部之中除了礼部的裴寂,其余五大尚书都是自己人。
其中两个表叔吏部尚书,左仆射杨广,上柱国兵部尚书独孤盛。
一个舅舅,户部尚书窦宪。
是户部不是民部。
这个世界,六部从秦朝开始就成型了,一直沿用。
再加上刑部尚书薛世雄,京兆韦氏,韦孝宽之孙工部尚书韦通,一共五大尚书。
此外各部侍郎还有八人,除了裴矩,还有户部左侍郎唐俭,兵部左侍郎刘文静,工部右侍郎高士廉等人。
这便宜岳父可以啊!
直接把朝堂的根基挖空了。
李渊这皇帝还怎么当?
李元成看到这一幕,肺都快气炸了,脸上却半点不敢表现出来。
他还想联络世家对抗李二凤,可看这场景,这些关中世家大部分都倒向李二凤。
“看来,关中的世家不能用了。”
他心中暗想,只是又不明白,父皇不是说独孤盛,窦宪这两位,已经倒向他了吗?
就是这样倒向的吗?
还有老二在河东的作为,这些世家就一点都不担心的吗?
李元成真心想不明白。
他看不明白,这些关中世家却看得清楚,李二凤明显是想拉一批打一批,扶持关中世家与顺从他的世家崛起,与被征服的关东世家,形成一个平衡对抗。
否则其他诸国各大世家豪族即便被削弱,实力也不是关中世家能抗衡的。
关中世家在这征服与削弱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要想不失去利益,就只能紧靠李二凤身边,否则就会数量众多的关东世家反扑。
因此,当他们选择站队李二凤的时候,利益就紧密相连在了一起。
只要他们的力量,没有超过关东世家的力量,屠刀就不会落在他们身上。
最后,杨广介绍到宗正室少卿杨勇的时候,忍不住撇撇嘴。
“这是你伯父杨勇,你也认识,我就不介绍了。”
对于这位大哥,杨广真的很烦,总是不能跟他意见不统一,严重制约他为杨家的发展筹谋。
当初他和李渊走得近,这位大哥老是拿兄长的身份指责他,现在又跟李元成搅在一起,这不明摆着跟他唱反调吗?
要是可以,他真想把杨勇开除族籍。
不就是在姨父李虎的支持下,抢了他家主的位置吗?
至于一直跟他作对?
李二凤点点头,简单跟杨勇问了声好。
听杨广的语气,他就知道这位表伯父不支持他。
杨勇却不依不饶,脸色严肃的开口:“二郎,伯父心里有话要告诫你几句,自古......”
“大哥有话以后再说,陛下还在宫里等着,让秦王跟各位大人打个招呼,咱们就进宫吧!”
不等杨勇说完,知道他想说什么的杨广,毫不客气的将他打断。
然后看向李二凤,道:“二郎时间不早了,你简单给各位大人讲两句,然后就回宫。”
杨勇气急,却又没理由反驳。
李二凤笑了笑,再次感觉杨广这人能处。
一听开头就知道杨勇要说教什么,他是真不乐意听,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又不能不虚心接受。
得亏杨广及时解围。
李二凤看向诸位大臣道:“诸位贤公,孤年龄尚幼,许多事,许多礼尚且不懂,以后在朝堂上还望诸位多多提点。”
“另外,这次河东初定,孤在河东改郡设府,新设有大行台,都督府,布政使,按察使,御史台,学政,以及九府九十一县,职务众多但官员奇缺,诸位家中有什么良才,还望举荐一番。”
李二凤当众抛出大把官帽子,众大臣闻言松了口气,秦王许诺的利益终于兑现了。
纷纷抚须微笑着保证:“秦王哪里的话,秦王挽救大唐,功大于天,我的定当全力支持。”
这就是李二凤让杨广给他们的承诺,以后每征服一个地方的各级官员,这些支持他的世家可根据贡献占两到三成,可购买大军收缴的土地一到两成。
然后这些世家再行商讨,如何分配。
以后凡是加入商队的世家,都可参与分配。
毕竟这些新征服的土地,不能完全任用本地投降的官员,必须得参一部分外来官员。
初期他的用人制度也推行不开,只能让世家出人。
李元成却急了,黑着脸看向李二凤:“元凤,地方改制,官员任命,需要在朝堂商讨决定,你怎可私自做主,如此置朝廷,置父皇于何地?”
李二凤被他当众指责,也不生气:“大哥这就有所不知了,地方初定,还有很多人不服,最初几年必须军管,等稳定下来后再交给朝廷。”
“至于各府,大哥可以把它当做军府,等交到朝廷手上,还改不改那就看父皇意意思了。”
对李元成微微一笑,丝毫不当回事。
“对,军管好。”
见李元成还想说什么,阴世师连忙笑着恭维:“秦王这个想法简直是是神来之笔,地盘刚打下来,肯定还有乱军,让大军先管着,等几年后交给朝廷一个稳定的地方,去上任的官员安全也有保障。”
“秦王为了朝廷,也是尽心竭力,不知伤神几许才出此法,太子何必苛责。”
阴世师一脸感慨。
其他大臣闻言,也是一片称赞。
开玩笑,好处到手了,朝廷现在要收回去,他们不是还要跟李渊去扯皮?
而且没有李二凤同意,他们就算拿到官位,家族子弟真敢去上任?
窦宪也笑着开口:“这种大事咱们回宫再讨论,让陛下定夺,太子对政务还不熟悉,不必对此事操心。”
李元成脸色一黑,不可置信的看着窦宪。
这是一个当舅舅的该说的话?
说他堂堂一个太子,不该操心政务?
那他想问,太子不操心政务,该干什么?
然而却没人理他,大臣们拥着李二凤有说有笑的进了城。
李神通看着被冷落的李元成,叹气的摇摇头。
没有安慰,跟着李二凤进了城。
他能干什么?
看到李二凤凯旋,城头上他那些新招的士兵,都在兴奋的欢呼。
怕是李二凤有攻打长安的意图,这些士兵怕第一时间就要倒戈相向。
......
“陛下,真的要如此吗?就不能......”
显德殿中,裴寂欲言又止,看着李渊心里满是惆怅。
李渊叹了口气:“我有什么办法,那逆子现在连圣旨都敢当抹布,如果不先下手为强,说不定他就要向朕摊牌了,送朕去和父皇作伴。”
“朕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正好趁他这次凯旋,心中得意没有防备,出其不意解了他的兵权。”
李渊额头上就青筋直冒,心里紧张,惴惴不安。
李二凤如此明目张胆的抗旨,分明是已经不把他当回事了,这次回来怕是就要跟他摊牌。
不过那逆子想摊牌也不是那么简单,在河东他没办法,可这长安城.......
现在可是他的天下。
为了不去和李虎作伴,他只能先下手为强。
裴寂沉默的点点头,心中又有些疑惑。
“既然如此,陛下应该出城迎接大军凯旋,这样才能放松秦王的警惕。”
李渊摇摇头:“你不懂,朕不去这逆子才会放松警惕,毕竟他这回抗旨,朕要是一点都不生气,还对他笑脸相迎,那他才要怀疑。”
“为了不让他怀疑,朕连神通和元成两人都没告诉,就是不想他们在迎接大军凯旋的时候露出马脚,真正参与行动的人,一个都没去迎接大军。”
说到这里,他脸色严肃的看了看张亮和公孙武。
张亮和公孙武二人立刻抱拳:“陛下放心,两百刀斧手,五十劲弩已经埋伏在侧殿之中。”
李渊点点头,又看向庶弟李道宗,女婿柴绍。
二人是他任命的左右千牛卫大将军,执掌禁宫侍卫和殿前侍卫,都是这次行动的参与者。
柴绍见李渊把眼神看了过来,张了张嘴,想要劝解,毕竟是父子,何必闹到这番田地?
何况这个计划他不看好,也不支持。
就在他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李道宗轻轻碰了他一下,然后向李渊保证:“陛下放心,只要陛下一声令下,臣弟绝不犹豫半分。”
柴绍见状,只能压下心中劝谏的心思,抱拳向李渊保证。
“那就好。”
见二人都郑重的做了保证,李渊心情大好,点头笑道:“待会你二人就看朕眼色行事,殿前侍卫先关大门,等大门关上,张亮和公孙武再下令刀斧手一举杀出。”
“记住,大门没有关上,侧殿的刀斧手不能乱动。”
李渊神情严肃的叮嘱着张亮二人,如果殿门没关,刀斧手就杀出,这次行动就有风险,他也彻底脱不掉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