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盏茶半杯湖底沙 作品

第116章 大唐李靖,再次恭候多时了

    草叶上还挂着凌晨的露珠,未曾消散。

    山坡上。

    李元凤正率领一万骑兵静静等候,马背上的骑兵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只有战马轻嗅地上的杂草,然后发出了嫌弃嘶鸣声。

    经过三天的昼伏夜行,李二凤终于在昨夜,赶到了蜀军的前面,从武威直插天水南部。

    沿途为了隐蔽,他连唐军已经占领的城池都没进,每天赶路七个时辰,直到完全天明才找个隐蔽的位置休息五个时辰,一到日落就动身。

    风餐露宿,每天只靠骑兵携带的肉干和干粮充饥。

    终于在昨夜子时赶到了此地,留住了战机。

    李二凤让士兵好好休息一晚,恢复体力和精神,他则带着吕锦,亲自侦查了地形。

    最后选定了战扬,距离此地五里外的三江口之地。

    三江口是西汉水,汪川河,茆水河三条不大的小河汇聚之地,而汪川河已西,茆水河已北是一块面积不小的,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土质紧实却不硬。

    不会让战马陷蹄。

    非常利于骑兵突击。

    三条河并不宽,水也不深,骑兵可以轻易趟过,越过。不会成为骑兵的阻碍,反而还可以在战事不利之时,跃马过河,利用这三条河来阻碍蜀军步兵的追击。

    争取时间重整阵形,然后对蜀军进行反复突袭。

    而他现在的位置就是茆水河北边的一座山坡,向东不用涉水渡河就能直接冲击蜀军。

    五里的距离不近不远,正好合适。

    今早,天一亮他就带着骑兵赶了过来,静等蜀军从三江口经过。

    并派出哨骑,紧盯蜀军启程的时间。

    就在这时,一名哨骑飞快行来,然后勒停在李二凤身前,未下马便拱手禀报:“禀殿下,蜀军已经启程,预计还有半个个时辰就会从五里外的三江口经过。”

    李二凤点点头,说了一声:“归队。”

    然后转头下令道:“所有人打起精神,半个时辰后出发。”

    因为蜀军有十五万人,半个时辰正好过去一部分人,李二凤的骑兵就可以将他们拦腰斩断。

    所以才下令半个时辰后出发,并不是他说错了时间。

    汪川河北岸。

    蜀军启程后就沿着网川河北岸行军,此时已经抵达三江口。

    因为蜀军出川之时,在茆水河山搭了七八座木桥和石桥,现在返回不用再停下来搭桥。

    就算这样,过河的速度依旧不快,十几万人,没有三四个时辰,怕是无法全部过河。

    还有辎重,怕是要到晚上才能全部过去。

    大军之中,诸葛陵看着过河的士卒,一脸的沉闷之色,似乎在思考什么?

    “丞相有什么心事吗?一直闷闷不乐。”

    骑马跟在他身侧的韩奕,疑惑的问道。

    诸葛陵摇摇头,“并不是闷闷不乐,我是在想李元凤为何放下我军不理,反而跑去了武威,他到底是算到我们要撤军,还是有什么后手在等着我们。”

    “这件事,我想了几天一直没个头绪,心里始终无法释怀。”

    “今天从大军启程开始,我这左眼就跳个不停,总觉得不是个好预兆。”

    诸葛陵叹了口气,对韩奕问道:“你觉得李元凤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韩奕沉思片刻,摇摇头道:“末将暂时也没想明白,如果说李元凤意在我军,可屈突通几部大军又没有动作,现在我军已经远离,他们再想追赶也无济于事。”

    “也没有李靖率兵进入陇右的消息,末将实难想出李元凤针对我军的地方在哪里。”

    “若说李元凤不是针对我军,那他突然去武威就是一招败笔,将我军以及联军击败,李轨便再无指望,只有投降一途。”

    “若不能击败联军,即便拿下北凉,也只是一时之功,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击败。”

    “我相信李元凤不会看不到这一点,那他去武威肯定是麻痹我们,有计划在针对我们,这点末将可以确定。”

    “只是又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显露他针对我军的地方,就像一柄无形的剑始终悬在我们颈上,这才是末将坚持撤退的原因。”

    “看不到的杀招一旦发动那必是致命一击。”

    诸葛陵赞同的点点头,“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我观李元凤用兵虽然面面精通,却尤为喜欢用奇弄险,我就担心他又出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奇兵,对我军发起致命一击啊!”

    诸葛陵一脸担忧的说道。

    韩奕莞尔一笑,“丞相不必多虑,如今我军已退至此处,李元凤再有奇兵也无从下手,难不成他还能带着两万骑兵从武威突袭到此处来?”

    韩奕说完正要放声大笑,忽然整个人都呆愣在原地,嘴里念念有词。

    “从武威突袭到这里,以轻骑的速度,并不是不可能做到,难道李元凤真是故意麻痹我军,然后再千里折返,在我军意想不到的时候给我军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