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作品

第579章 灵力休整突破

结晶碎片悬浮在心口高度,静止不动,仿佛时间本身在此凝滞。岩壁上的金色刻痕微微发烫,不是灼热,而是一种内敛的温润,像被深埋地底多年后初次接触空气的金属。空间不再有涟漪,也不再扭曲,可那种“水银般沉重”的质感却愈发清晰——它不压迫,却让人无法忽视。

叶凌霄缓缓吸气,鼻尖掠过一丝极淡的铁锈味,来自左肩未愈的血线。那道暗红纹路仍在经脉中缓慢游走,不痛,却如一根细针扎在感知边缘,提醒着他与封印之间尚未斩断的联系。他没有伸手去碰伤口,而是将右手掌心贴于地面,五指微张,任由从岩缝中渗出的金粒落在指缝间。

灵力已归体,但未驯服。

沈清璃盘坐在三步之外,双膝并拢,脊背笔直。她闭着眼,呼吸极浅,每一次吐纳都像是在丈量体内灵力的深度。龙息并未外放,而是沉入丹田深处,一圈圈回旋,如同潮汐退却前最后一次拍岸。她的指尖泛白,不是因冷,而是因控制——灵力暴涨后的虚浮感正从四肢末端向核心蔓延,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反噬。

她忽然抬起右手,掌心血珠残迹轻轻一跳。

不是错觉。

那点黯淡的微光,在她调息至第七轮时,竟随呼吸节奏微微震颤了一下,频率与龙脉之源深处传来的低频嗡鸣隐隐相合。

她没睁眼,只是将手掌翻转,掌心朝上,任那残迹暴露在浮动的金光之中。细微的波动自她腕部升起,顺着经脉向上攀爬,最终汇入心口,与体内龙息交融。一股温润之力悄然扩散,压下了灵台边缘那一丝躁动。

叶凌霄察觉到了变化。

他睁开眼,目光扫过沈清璃的手,又落回自己掌心。他的灵力依旧滞涩,黑雾虽被冲刷,残痕却如烟灰附着在经脉壁上,阻碍流转。他低头看向横置膝前的残剑,剑脊裂痕处金纹黯淡,仿佛也耗尽了最后一丝活性。

他伸出左手,三指轻按剑脊,闭目凝神。

《九转天医诀》自指尖流淌而出,不再是梳理乱流,而是深入经络底层,一点一点剥离那些顽固的残留。这过程缓慢而沉重,如同在泥沼中跋涉。每当灵力触及左肩血线,那暗红纹路便微微蠕动,似有意识般抗拒净化。

他不动声色,反而放缓节奏,让医诀之力如春雨渗土,无声浸润。

与此同时,沈清璃的呼吸逐渐拉长,由浅入深,每一息都吸入大量浮游的金粒。这些光点触碰到她皮肤时,并未消散,而是被某种无形力量牵引,顺着毛孔渗入体内。她的肤色开始泛起一层极淡的玉色光泽,筋骨间的鸣响也由杂乱转为有序,仿佛久旱的河床终于迎来源头活水。

两人之间的空气悄然改变。

原本各自为阵的灵力场开始产生微妙共振。叶凌霄的剑意沉稳如山,沈清璃的龙息绵长如川,二者本属不同体系,此刻却因同处龙脉之源的核心区域,渐渐趋于同步。他们的呼吸节奏在某一刻悄然重合——一进一出,如潮汐共律。

就在这同步瞬间,悬浮的结晶碎片轻轻一颤。

不是发光,也不是震动,而是其内部那道蜿蜒如蛇的暗红纹路,竟向外投射出一道极细的虚影,斜斜落在岩壁之上。

叶凌霄睁眼。

他没有看碎片,而是盯着那道虚影,瞳孔微缩。那纹路……他见过。就在方才突破前的冥想中,他曾以剑意模拟封印轨迹,勾勒出一段曲折线路,与此几乎一致。

他缓缓起身,动作克制而稳定,走到残剑旁,俯身拾起。

剑柄入手微凉,但他能感觉到其中仍存一丝余温——那是十八年练剑所留下的烙印,是无数次挥斩、刺挑、格挡后沉淀在兵器中的生命律动。他将剑尖垂下,轻点地面,随即缓缓划动。

没有用力,也没有激起火花。

剑尖在岩石上拖出一道浅痕,形状蜿蜒,正是那暗红纹路的复刻。

就在最后一笔完成刹那,虚空中竟浮现出一道微弱金光,沿着他划出的轨迹短暂亮起,随即熄灭。

沈清璃猛然睁眼。

她没有看剑痕,而是抬头望向叶凌霄,声音低而稳:“你看到了?”

“不是看到。”他收回剑,剑尖轻颤,“是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