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预演
华盛顿午后阳光慷慨地泼洒下来,把乔治敦附近那个开阔的社区公园染成一片慵懒的金黄。
高大的橡树投下宽阔的树荫,喷泉旁的孩子追逐嬉闹。在这种安静里,丹尼的脸色却像刚结束一场暴雨,苍白又低落。
夹在父亲老卡特和妻子丽莎中间踱步时,他像块冰冷的铁被家人温暖的气流挟裹向前。
“丹尼,够了。”父亲沙哑的声音打破了平静,他的手重重压在儿子微弓的背上,饱经风霜的脸上是忧虑,“你撞得头破血流,我们信你,可网络...网上的人,他们说疯话…说你是疯子,骗子…”
“可我看见了!就在那个该死的海里!录像带也是真的!”丹尼猛地抬起头,干裂的嘴唇颤动起来,眼底烧着一簇近乎执拗的火,嘶哑声音低吼,“还有...还有那些人!跟着那东西跑出来的人!眼睛,他们的眼睛在黑暗里像黄金…像灯!他们肯定知道那东西的存在!一直知道!在隐瞒所有人!”
丽莎挽紧他冰凉的手臂,身体靠过来带着体温,声音轻得像安抚受惊的小动物,“我们知道,丹尼,我们信你。但现在的状况,你再执着下去太危险了。那…东西被你知道,还拍了录像…”她把目光投向远处绿茵上追逐皮球的孩子,“别往前走了…就到这里吧…”
丹尼张了张嘴,他胸膛剧烈起伏几下,像是被强行按下汹涌潮水的海面,最终却只是颓然地塌下肩膀。他反手紧紧攥住丽莎的手,像溺水者抓到了浮木,牙关咬紧,在喉咙里低声吐出几个字:“有些事…停不下了。”
百米之外,隔着几丛茂盛的蓝绣球花,楚子航、源稚生和源稚女三人的身影几乎融化在长椅投下的阴影里。他们的存在感被刻意压制至最低,像是街头最不起眼的过客。楚子航的目光透过修剪整齐的花枝缝隙,焦点死死锁定在丹尼翕动的嘴唇上。他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侧过头,声音压成一线气流:“嘴唇动作判断,他说了不止录像带。情绪激动。”
源稚生微微眯起眼睛,他那份源自家主的沉稳仿佛天生携带,在这片人造的安逸里显得格外厚重:“目标是带着家人来这里散步,更像在传递信息…给不知谁听?”
“钓鱼。”源稚女的声音幽幽响起,清冷丝滑得像林间月光下的薄雾。他背对喷泉的喧闹,目光若有所思地投向丹尼三口离去的方向,嘴角牵起一丝近乎非人的淡薄微笑。
突然,一声细微却清晰的嘟囔从丹尼方向传来,随着风,恰好钻进了楚子航凝神细听的耳朵里:
“……三天...只有三天了……龙鳞……那片鳞……”接着,丹尼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执拗上扬,“……就算我在这三天出事…被灭口…那份保险柜一样安全!那家顶级的安保公司!他们会在三天后准时打开那个的保险箱,研究那片鳞!它会证明一切!它必须证明……”
楚子航瞳孔骤然收缩,如同捕捉到致命线索的猎鹰!他猛地看向身旁两人。
源稚女脸上那抹虚幻的笑意瞬间冻结,转为彻底的寒意:“安保公司?龙鳞!”
“声东击西?”源稚生迅速扫了一眼丹尼家方向,又瞄向刚才丹尼提及安保公司时所不自觉地扫过的街区方向,语速飞快,“他故意泄露公司名,是在引开注意?东西很可能…就在眼前?!”
“可能性很高。”楚子航的声音斩钉截铁。他迅速做出决断,手在耳麦上一按:“C组传来消息‘龙鳞’,重要线索指向dC区域安全信托银行分库。象龟我们去看看。”
楚子航转向源稚女,目光锐利如刀锋:“目标家探查,看你的了,稚女。”
“明白。”源稚女唇角极淡地一勾,那个笑容冰冷得不带一丝情绪。他站起身,悄无声息地从公园另一侧滑走,动作快得没有引起任何波澜,目标直指丹尼家。
源稚生与楚子航也迅速消失在人流之中,公园的午后依然平静如画。
与此同时,华盛顿国家新闻发布厅附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张力。凯撒·加图索站在街对面一座高级酒店顶楼的套房落地窗前,昂贵的阿玛尼西装衬得他身姿笔挺。他俯瞰着下方的场馆入口和周边错综复杂的街巷,手中端着一杯深金色的马提尼,冰块轻轻碰撞杯壁。
凯撒的贴身助理恭敬地立在一旁,耳麦里不断传递着压缩处理的指令:
“……一组就位,视觉狙击点确认视野死角。…二组报告,三名维修工已进入场馆西南清洁通道,监控覆盖良好。…三组伪装街角咖啡店顾客共五人,红外追踪系统开启待命……”助理快速低声转述,内容如同冰冷的程序指令。
凯撒浅浅啜饮一口酒液,琥珀色的眼瞳没有离开所有外部布控点,间距再扩大三分之一。我要混进去的人,比真正的记者更像记者,比维修工更会拧螺丝。”
“是,专员。指令已更新。”助理微微躬身。
凯撒转过身,窗外的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刻阴影。“任务核心重述:三天后目标人物安全进入会场,活着陈述完毕并活着离开。如果被灭口……”
凯撒的声音冷冽下来,“若在我们眼前被杀,或者‘龙鳞’在我们眼皮底下被抢走…”他顿了顿,目光如冰封的刃,“那这就是混血种史上最大的屎盆子,而我们所有人,都得戴着它进坟墓,还要被全世界指着墓志铭吐口水。明白了?”
“明白!执行部将以生命扞卫!”助理的声音带着斩钉截铁的忠诚。
另一边……
冰层覆盖的沉重空气几乎凝成实体,充斥在埃及某处隐藏于巨大岩穴中的尼伯龙根深处。没有常规的光源,只有来自地壳缝隙渗出的熔岩流发出幽幽暗红,将嶙峋洞壁上巨大的石笋与钟乳石映照成怪诞扭曲的剪影。时间在这里失去了人类认知的尺度,唯有亘古的黑暗与酷寒是永恒主题。
高踞洞窟中央的并非王座,而是一整块被龙炎烧灼融化又凝结的庞大乌黑岩台。一个巨大的影子栖息其上,几乎与这黑暗融为一体。
龙王原本庞大的身躯因积蓄的暴怒而微微起伏,粗粝的鳞片彼此刮擦,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
在岩台下方不远处,某种冰冷的仪器正发出幽蓝的光芒,投射在半空中,画面一闪即逝的某帧中,一块幽暗边缘泛着青金色泽的残破鳞片被定格、放大。
“吼——!”
低沉、饱含痛苦与狂怒的龙啸猛然在洞穴中炸开,如同风暴的核心,震得洞顶簌簌落下尘土和小石块。那声音裹挟着纯粹的破坏力与难以言喻的悲恸。随着吼声,熔岩河流仿佛被投入巨石,激烈地翻滚鼓胀,红光骤然炽亮,将整个庞大身影照亮了一瞬。
“萨拉姆纳斯……”巨龙喉咙深处滚出几个含混不清的龙文音节,带着破碎的力量。
巨大的阴影前,一个身姿挺拔、穿着考究精炼都市猎装的男人微微躬身。他是整个空间里唯一近似“人类”的存在,气息却同样古老悠远,只是被完美地束缚在一副文明躯壳之下。熔岩的红光在他镜片边缘掠过,映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陛下。”男人的声音平静优雅,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恭谨,在巨龙压抑的咆哮中清晰得不合时宜,“人类世界的麻烦已经发酵。”
“去!”巨龙的吐息带着浓重的硫磺和冰碴气息,扑打在男人身上,“解决制造麻烦的虫子!还有…带回它!”仅存的熔岩巨眼死死锁住投影中那片龙鳞,“以最隐秘的方式!不准暴露任何存在!让渺小的虫子继续在无知中打转!”
“……是。”男人微微欠身,动作流畅自如。
也许是消耗了力量,也许是极致的愤怒边缘最终触碰到了一丝属于统治者的理智线。
巨龙身躯的起伏略缓,那只熔岩眼珠中的疯狂和痛苦翻滚着,稍稍退潮,被一丝极其凝重的警醒所取代。他巨大的头颅再次垂向男人,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某种前所未有的疲惫与苍老:
“等等…提尔玛赫。” 他的声音不再咆哮,却更为沉重,“那群流淌着卑劣之血的混血种……他们也必然嗅到了这味道。如果带不走……” 巨龙的声音停顿,洞窟里只剩下熔岩沸腾的汩汩声,冰冷刺骨。“那就毁掉。彻彻底底地…毁掉那片残骸。让凡世的火焰……烧尽它。” 警告般的话语带着一种冷酷的决心,“…别把你的命,也搭进这摊烂泥里。懂吗?”
名为提尔玛赫的次代种已经转身向外迈出一步,闻言脚步没有丝毫停滞。他没有回头,清冽平静的声音如同山涧寒泉,穿过弥漫的硫磺气息,毫无波澜地回应:
“陛下多虑了。”他微微偏头,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个极淡的弧度,如同掠过冰面的风,“我的命,一直都很值钱的。请您放心。”
那声音在幽冷的尼伯龙根里迅速飘散,而他挺拔的身影已没入更深的黑暗中。
卡塞尔学院食堂此刻被临时征用,空气中浓郁的食物香气与火药味奇异地交织在一起。
五十多名新闻部精英围在几张拼凑的大桌周围,脸上是排练过度的疲惫和一种近乎悲壮的亢奋。
他们面前,芬格尔顶着油腻腻的乱发,穿着件不知哪里搞来的皱巴巴西装,领带歪斜,眼神却像择人而噬的鬣狗,精光四射——他正在扮演那个即将引爆全球的记者丹尼·卡特。
“丹尼先生(芬格尔),我是《纽约环球报》的记者!”一个戴眼镜的新闻部男生立刻进入状态,声音里带着刻意的狐疑,“您宣称在八个月前亲历了一场太平洋上的超自然战争,涉及到巨大生物和超能力人类,甚至导致联合舰队损失惨重?这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的剧本!请问您有什么实质性的物理证据,证明这不是您长期深海作业产生的深海高压综合症引发的集体幻觉?或者是对某些未公开电影片段的误认?”
“证据?”芬格尔扮演的丹尼冷笑一声,手指在空气中重重一戳,仿佛捏着一块无形的鳞片,眼神狂热而精准地扫过全场,“无知本身就是你们的罪证!你们被政府喂养的数据腐肉糊住了双眼!问问你们的政府!问问他们那几艘‘例行巡航’却离奇消失在大洋深处的航母和驱逐舰!那些被抹去的航迹、被封锁的家属询问、被迅速塞给高额封口费的退伍水兵——问问他们!灾难发生时,、BBC的卫星信号为何在那片海域、那个精准的时间段集体失灵了?那是技术故障?还是比故障更恐怖的真相需要隐藏?”
角落里一个扮演普通学生的真学生举手:“芬格尔师兄…呃,不对,丹尼先生,我是《科学月刊》的实习生。您描述的生物形态远超地球现有生态模型能力,能量层级接近神话。官方通报已有多家顶尖材料实验室和特效工作室质疑您的视频为伪造。您如何回应材料学、物理学乃至生物学界的广泛质疑?您是否考虑过,您的‘发现’可能是某种精神创伤后的应激性创造?”
芬格尔扮演的丹尼猛地转身,西装下摆甩出一个夸张的弧度,目光如电,直刺提问者:“质疑?他们当然要质疑!因为承认,就是承认他们几个世纪以来构建的‘安全世界’谎言彻底崩塌!看看他们塞给你们的所谓‘证据’:模糊不清的对比图?自称‘皇家海军档案管理员’的匿名声明?(他故意模仿着英式腔调)‘高度相似’?我亲爱的学生,你告诉我,哪部投资上亿的电影的顶级粒子特效,会粗糙到让海水沸腾的光柱边缘还带着廉价噪点?他们是蠢还是以为所有人都瞎?更可笑的是那些所谓的‘专家报告’,33处关键帧被篡改?呵!法兰西科学与伦理研究院?”他脸上露出一个混合着悲悯和极端嘲讽的表情,转向在场所有人,“去年是谁被爆出接受军工巨头巨额献金,替他们在阿尔卑斯山中秘密进行的生物武器研究出具‘无害伦理评估报告’的?他们的科学伦理?狗屁!只配给当权者擦屁股!”
食堂里安静了一瞬,不少学生下意识地交换眼神。芬格尔举的这个例子过于具体和极具冲击力,巧妙地引用了现实中确实存在的法国学术丑闻,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联和放大,但逻辑链条竟显得出奇凌厉!他成功地将“官方辟谣”的权威性,与已知的政府或学术腐败捆绑在一起,让那份“声明”瞬间带上了可疑色彩。
“但你的精神评估报告…”另一个新闻部女生扮演的法新社记者试图抓住要害,语速极快,“根据公开医疗记录查询,你往年在马里兰州圣约翰康复中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