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六十七 作品

44. 求救

    初冬,薛怀义出生的日子,一路数下来,今年正正好是整数,他二十岁了。

    帝生辰日,举国欢庆,薛柔也跟着沾光,得以踏出乾清宫,见一见外面的景色。

    寿宴设在太极宫正殿,现在是傍晚,恰是人满为患时,薛怀义忙着高坐主位,与文武大臣推杯换盏,只交代青萍霁蓝伺候薛柔穿戴齐整,而后引她过去。

    这将是他和她第一次以暧昧不明的身份,正式出现在文武面前。

    他待昭告天下,但他愿意,妹妹也可以不止是妹妹。

    几次三番的对峙,最后皆以薛柔落败收场,不争的现实逼着她按兵不动,另谋它路:

    寻一个薛怀义不在的场合,直接到仁寿宫,拜见皇祖母。放眼这皇宫,唯有皇祖母能解救她和母后于水火。而今天,薛怀义正在大殿应酬,岂不是天赐良机?

    “公主,您看一看您喜欢哪一身,待会去宴席穿。”

    霁蓝指挥几个手捧礼服首饰的宫女进门来,提醒她从中挑选——这些装束尽乃薛怀义特特吩咐尚衣局,按着她的尺寸所裁制,昨日完成,交由他过目后,方送来。

    她自己穿什么衣裳戴什么饰品,由不得自己做主,反由他全权决定,何不谓可笑呢。

    薛柔满腹怨怼,碍于大事在前,到底忍下来,横向扫一眼,一身赛一身华美,的确是她的品味,平常穿穿高兴没所谓,一会可是打算避人耳目的,衣服太过繁琐,未免束手束脚,于是乎,她指中当中款式最简单的一件,说:“就这身好了。”

    穿完戴完,天色见暗,青萍霁蓝人手提个灯笼,一左一右夹着薛柔出门,竟也不知是提前察觉到她可能有动静而刻意警醒,还是生来就多心,凭本能多留了个心眼子。

    不管出于哪个原因,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是必然抓住的。

    乾清宫出来的很长一段路,夹道两侧均矗立着高大宫墙,路面一眼望到尽头,无甚磕绊,自然无甚躲藏之处,薛柔便不动如山。

    及行尽这段宫道,眼界开阔起来,路径同时复杂起来。

    她暗道,时机到了。

    “咦?手帕子好像是落了。”

    薛柔站定,在腰间摸了两把,神色茫然。

    是霁蓝近身服侍的穿戴,霁蓝说:“应当是带了的,要不您再仔细找找?”

    本就是蓄意支走她,自然有备而来——出门之前,趁无人注意,将帕子仍遗失在住处。

    薛柔装模作样翻找一遍,蹙眉道:“指定是忘了,你还是回去瞧一瞧,若没有,便拿条新的过来。”

    霁蓝一头雾水,心中嘀咕着,看了一眼青萍,答应着去了。

    现在只剩下青萍了,得赶在霁蓝返回以前把人弄开。

    薛柔也看看青萍,暗暗琢磨借口。

    “一来一回挺远的,随便转转吧,等霁蓝回来,一起过去。”薛柔四下望望,找准去处,“前面拐个弯,到御花园。这个季节,湖面雾蒙蒙一片,甚是赏心悦目。”

    薛柔近来收敛锋芒,绝口不提其他是非,成功骗过薛怀义,以为挟持太后在手,她绝不敢朝三暮四,不然今晚也不会许她出来见人。

    狡猾如薛怀义尚且信以为真,青萍霁蓝两个当然有所松懈,当下青萍没多想,横竖顺路,时辰也不紧张,便依她之意,挑灯往御花园去。

    御花园曲径通幽,错综复杂,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障眼之地,薛柔考虑好了:

    踩上甬道,直投湖畔,假意喂鱼,一举将青萍推入水。

    那湖水不很深,将将齐胸,淹不死人,却可有效拖延时间,趁此空隙,她抄近路出御花园,投奔仁寿宫。

    说干就干。

    一路穿过甬道,粼粼湖水浮现,薛柔佯装临时起意,叫住御花园当值的宫女,讨一些鱼食,移步湖边。

    天色已深,青萍担心她一时失足有个好歹,忙紧随后头,刚准备张嘴规劝此处不安全,还是赶紧离开为妙,忽觉胳膊一闪,随即脚下打滑,整个人不受控制地栽入水下,激起丈数高的水花。

    此地人迹罕至,又加上是黑夜,并没惊动人,薛柔气都顾不迭舒,拔腿狂奔,循着记忆,走近路离开御花园。

    万幸今夜太极殿才是主场,宫人们大多调到那当差了,而仁寿宫里,太皇太后不喜热闹,宫里头的下人寥寥几个,宫外头一样鲜有人迹,除非必要,绝不打搅其清静,托这几层的福,她一道上几乎畅通无阻,偶尔碰见个宫人,因她去势匆匆,压根没辨认出她是谁来,权当是哪个没礼数的疯丫头,背过骂几句罢了。

    非要事,太皇太后必然深居简出,即便赶上事情,以太皇太后至尊的地位,称病推却并非难事,比方今晚,皇帝诞辰就以其病体不便而有理有据地缺席了。

    薛怀义原就和这位皇祖母不咸不淡,她真病假病,无意深究,他只在意一件事——薛柔必须到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