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风云 作品
第八十二章 三皇子拦车
秦岁岁回到长公主府时,夜色已深。
皓月当空,府内静悄悄的,只有寥寥几处灯火还在亮着。
她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想着终于可以安心歇息了,却没想到自己的行踪早已被人盯上。
三皇子安排的眼线隐藏在府外一处不起眼的暗影中,自从上次三皇子对秦岁岁动了心思,他的目光便始终未曾离开过她。
为了随时掌握她的动向,他还特意安排了可靠的人手在长公主府外守候。
秦岁岁没想到有人会暗中观察她的动向,自然也就没有特别注意!
暗卫见秦岁岁深夜才匆匆返回府邸心中暗道不妙,连忙一人继续盯着,一人按照三皇子的吩咐,立刻回去禀报。
秦岁岁踏入府门的瞬间,只觉得一股凉意隐隐拂面而来,她微微警觉地扫视了一圈四周,却并未发现什么异样。
她吩咐快步而来的清欢和清禾去休息,自己则径直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然而,就在她刚踏入内院,月光下的一抹影子悄然闪过,紧接着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秦岁岁心中一凛,身形微微一侧,便看见一条黑影正从廊边疾步离开。
她双目一寒,低声喝道:“谁?!”
那黑影身形一顿,显然是未曾料到秦岁岁会如此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存在。
只见他犹豫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是否要现身。
然而就在这一瞬,秦岁岁已然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那是三皇子身上常有的味道。
她本就对气息味道特别敏感,这一瞬间几乎可以确定!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威严:“本郡主在此还不现身,是想逼本郡主出手吗?!”
黑影听到这话犹豫一瞬,身形逐渐从暗处显了出来,正是三皇子安排的眼线。
他拱手行礼,语气有些惶恐:“郡主恕罪,小的是三皇子殿下安排在此守候的,不知郡主深夜外出还望郡主勿怪。”
秦岁岁心中冷笑,却并未立刻发作。
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深夜跟踪本郡主,是三皇子殿下特意吩咐的?”
眼线见她并未发怒,心中微微松了口气连忙说道:“郡主明鉴,殿下只是担心郡主的安危,并无他意。”
秦岁岁微微眯起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审视:“是吗?既然是担心,为何不直接询问,反倒要这般偷偷摸摸?”
眼线微微低头,似乎在斟酌着措辞:“殿下只是想确保郡主一切平安,毕竟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殿下也怕郡主会有什么意外。”
秦岁岁冷笑一声,心中已然明白三皇子的用意。
他这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试探自己,同时也在暗示自己他一直在关注着她的一切。
她微微一笑,语气却带着几分警告:“回去告诉三皇子,本郡主行事自有分寸不需要他如此费心。
若下次再让我发现有人跟踪,休怪本郡主不客气。”
眼线闻言,微微变色。
连忙低下头:“是,小的立刻回去禀告殿下。”
秦岁岁不再看他,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她知道,这一番接触不过是三皇子小小的一次试探,然而她也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她不会任由他人随意干涉自己的行动,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
她踏入房间,缓缓关上门。
透过窗户,她望着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脸色阴沉。
这一夜,长公主府的夜色虽静,但暗流汹涌。
夜风轻拂,烛火在书房中摇曳生姿,映照出三皇子阴沉而冷峻的面容。
他紧握的玉杯在愤怒中“喀嚓”一声碎裂,碎片四溅划破了他的手掌,鲜血缓缓渗出。
然而,他却丝毫无察觉,只是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好一个秦岁岁,大晚上夜不归宿,简直不知廉耻!”
眼线跪在一旁,早已被三皇子的怒火吓得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出。
他跪在地上,额头上的汗珠如豆般不断滴落,声音颤抖着说道:“殿……殿下,小的只是照您的吩咐行事,还望殿下饶命……”
三皇子眼中寒光一闪,冷冷地扫了眼线一眼。
那眼神中满是杀机与警告:“滚......若是今晚的事敢多嘴一次,就别怪本王无情!”
他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冷酷,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出的低语,让人不寒而栗。
眼线听到这话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谢恩:“谢殿下饶命,谢殿下饶命!属下绝不敢多言……”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生怕惹得三皇子再次发怒。
待眼线离开后,三皇子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夜色,他的眼神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秦岁岁在他的心中,本应是一个老实巴交还有点讨好的性子。
然而如今,她却给了他太多意外。
她的行动、她的神秘,甚至她的独立,都在不断地冲击着三皇子原本对她的认知。
不知过了多久,三皇子才缓缓转过身。
脸上的愤怒已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冷静。
他低声自语道:“秦岁岁,既然你如此不将本王放在眼里,那就别怪本王手段强硬了。
你到底在隐瞒什么,本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三皇子的话音落下,夜色中的府邸依旧一片寂静。
然而,这平静之下,却隐藏着一场即将爆发的风暴。
第二天早朝。
镇南王在江南已经初步稳定了灾情,百姓已经得到妥善安置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帝大悦,直道镇南王年轻有为!
正在这时,一位大臣出列朗声道:“陛下,镇南王此次救灾,不仅保住了江南的百姓,更是为朝廷赢得了民心。
臣以为,这等功绩当给予封赏,以示朝廷的恩宠。”
此话一出,众人附议!
三皇子一派心中不满,但是这时候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阴沉着脸色附和!
皇帝微微颔首,赞许道:“不错,镇南王的功绩,值得朕重重封赏。
来人,拟旨,加封镇南王为‘护国忠勇王’,赏白银十万两,绢帛千匹,以资其重建家园。”
朝堂上,众臣再次高呼万岁,气氛热烈而庄重。
而三皇子的脸色却愈发难看,他的手紧紧攥住腰间的玉带,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
当天晚上,三皇子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案几上的奏折被他掀得满地都是。
他心中怒火难平,咬牙切齿地说道:“镇南王.......当真以为区区一个封号就能让他高枕无忧?本王不会让他如此轻易得逞的!”
就在这时,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内侍影卫轻轻走到三皇子背后,低声说道:“殿下,属下有一计,或许能助殿下扳回一局。”
三皇子微微一愣,随即转过身冷声问道:“什么计策?”
影卫凑近三皇子耳边,低声说出一计。
三皇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险笑容:“好计!若此计得成,看那镇南王如何收场!”
一场新的风暴,似乎已在三皇子的心中悄然酝酿
而江南,那个曾经遭受洪水肆虐的地方,将再次被卷入了这场朝堂的权力漩涡之中。
第二日清晨。
秦岁岁正坐在房中喝茶,窗外阳光明媚,鸟鸣声声,好不惬意。
她刚与孟安安约好,午后一同出城散心,去城外的桃花林赏花,洗去这几日的疲惫。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计划竟会在半路被搅和。
午后,秦岁岁穿着一身素色长裙,头戴精致的梅花钿,素面朝天,简单却不失优雅。
她带着清欢和清禾坐着马车缓缓驶出长公主府,朝着城外的桃花林而去。
一路上,桃花林的美景早已在她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面,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与孟安安的相聚。
然而,当马车驶到城门口时,却突然被一侍卫模样的人拦了下来。
“郡主殿下,三皇子殿下有要事相询,请郡主下车一叙。”侍卫垂首而立,恭恭敬敬地说道,可语气中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强硬。
皓月当空,府内静悄悄的,只有寥寥几处灯火还在亮着。
她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想着终于可以安心歇息了,却没想到自己的行踪早已被人盯上。
三皇子安排的眼线隐藏在府外一处不起眼的暗影中,自从上次三皇子对秦岁岁动了心思,他的目光便始终未曾离开过她。
为了随时掌握她的动向,他还特意安排了可靠的人手在长公主府外守候。
秦岁岁没想到有人会暗中观察她的动向,自然也就没有特别注意!
暗卫见秦岁岁深夜才匆匆返回府邸心中暗道不妙,连忙一人继续盯着,一人按照三皇子的吩咐,立刻回去禀报。
秦岁岁踏入府门的瞬间,只觉得一股凉意隐隐拂面而来,她微微警觉地扫视了一圈四周,却并未发现什么异样。
她吩咐快步而来的清欢和清禾去休息,自己则径直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然而,就在她刚踏入内院,月光下的一抹影子悄然闪过,紧接着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秦岁岁心中一凛,身形微微一侧,便看见一条黑影正从廊边疾步离开。
她双目一寒,低声喝道:“谁?!”
那黑影身形一顿,显然是未曾料到秦岁岁会如此敏锐地察觉到他的存在。
只见他犹豫了片刻,似乎在权衡是否要现身。
然而就在这一瞬,秦岁岁已然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那是三皇子身上常有的味道。
她本就对气息味道特别敏感,这一瞬间几乎可以确定!
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声音低沉而带着几分威严:“本郡主在此还不现身,是想逼本郡主出手吗?!”
黑影听到这话犹豫一瞬,身形逐渐从暗处显了出来,正是三皇子安排的眼线。
他拱手行礼,语气有些惶恐:“郡主恕罪,小的是三皇子殿下安排在此守候的,不知郡主深夜外出还望郡主勿怪。”
秦岁岁心中冷笑,却并未立刻发作。
只是冷冷地看着他:“深夜跟踪本郡主,是三皇子殿下特意吩咐的?”
眼线见她并未发怒,心中微微松了口气连忙说道:“郡主明鉴,殿下只是担心郡主的安危,并无他意。”
秦岁岁微微眯起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审视:“是吗?既然是担心,为何不直接询问,反倒要这般偷偷摸摸?”
眼线微微低头,似乎在斟酌着措辞:“殿下只是想确保郡主一切平安,毕竟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殿下也怕郡主会有什么意外。”
秦岁岁冷笑一声,心中已然明白三皇子的用意。
他这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试探自己,同时也在暗示自己他一直在关注着她的一切。
她微微一笑,语气却带着几分警告:“回去告诉三皇子,本郡主行事自有分寸不需要他如此费心。
若下次再让我发现有人跟踪,休怪本郡主不客气。”
眼线闻言,微微变色。
连忙低下头:“是,小的立刻回去禀告殿下。”
秦岁岁不再看他,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
她知道,这一番接触不过是三皇子小小的一次试探,然而她也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她不会任由他人随意干涉自己的行动,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
她踏入房间,缓缓关上门。
透过窗户,她望着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脸色阴沉。
这一夜,长公主府的夜色虽静,但暗流汹涌。
夜风轻拂,烛火在书房中摇曳生姿,映照出三皇子阴沉而冷峻的面容。
他紧握的玉杯在愤怒中“喀嚓”一声碎裂,碎片四溅划破了他的手掌,鲜血缓缓渗出。
然而,他却丝毫无察觉,只是咬牙切齿地低声咒骂:“好一个秦岁岁,大晚上夜不归宿,简直不知廉耻!”
眼线跪在一旁,早已被三皇子的怒火吓得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出。
他跪在地上,额头上的汗珠如豆般不断滴落,声音颤抖着说道:“殿……殿下,小的只是照您的吩咐行事,还望殿下饶命……”
三皇子眼中寒光一闪,冷冷地扫了眼线一眼。
那眼神中满是杀机与警告:“滚......若是今晚的事敢多嘴一次,就别怪本王无情!”
他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冷酷,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出的低语,让人不寒而栗。
眼线听到这话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谢恩:“谢殿下饶命,谢殿下饶命!属下绝不敢多言……”
他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退了出去,生怕惹得三皇子再次发怒。
待眼线离开后,三皇子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夜色,他的眼神渐渐变得复杂起来。
秦岁岁在他的心中,本应是一个老实巴交还有点讨好的性子。
然而如今,她却给了他太多意外。
她的行动、她的神秘,甚至她的独立,都在不断地冲击着三皇子原本对她的认知。
不知过了多久,三皇子才缓缓转过身。
脸上的愤怒已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冷静。
他低声自语道:“秦岁岁,既然你如此不将本王放在眼里,那就别怪本王手段强硬了。
你到底在隐瞒什么,本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三皇子的话音落下,夜色中的府邸依旧一片寂静。
然而,这平静之下,却隐藏着一场即将爆发的风暴。
第二天早朝。
镇南王在江南已经初步稳定了灾情,百姓已经得到妥善安置的消息已经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帝大悦,直道镇南王年轻有为!
正在这时,一位大臣出列朗声道:“陛下,镇南王此次救灾,不仅保住了江南的百姓,更是为朝廷赢得了民心。
臣以为,这等功绩当给予封赏,以示朝廷的恩宠。”
此话一出,众人附议!
三皇子一派心中不满,但是这时候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阴沉着脸色附和!
皇帝微微颔首,赞许道:“不错,镇南王的功绩,值得朕重重封赏。
来人,拟旨,加封镇南王为‘护国忠勇王’,赏白银十万两,绢帛千匹,以资其重建家园。”
朝堂上,众臣再次高呼万岁,气氛热烈而庄重。
而三皇子的脸色却愈发难看,他的手紧紧攥住腰间的玉带,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狠。
当天晚上,三皇子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案几上的奏折被他掀得满地都是。
他心中怒火难平,咬牙切齿地说道:“镇南王.......当真以为区区一个封号就能让他高枕无忧?本王不会让他如此轻易得逞的!”
就在这时,一直隐藏在暗处的内侍影卫轻轻走到三皇子背后,低声说道:“殿下,属下有一计,或许能助殿下扳回一局。”
三皇子微微一愣,随即转过身冷声问道:“什么计策?”
影卫凑近三皇子耳边,低声说出一计。
三皇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险笑容:“好计!若此计得成,看那镇南王如何收场!”
一场新的风暴,似乎已在三皇子的心中悄然酝酿
而江南,那个曾经遭受洪水肆虐的地方,将再次被卷入了这场朝堂的权力漩涡之中。
第二日清晨。
秦岁岁正坐在房中喝茶,窗外阳光明媚,鸟鸣声声,好不惬意。
她刚与孟安安约好,午后一同出城散心,去城外的桃花林赏花,洗去这几日的疲惫。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计划竟会在半路被搅和。
午后,秦岁岁穿着一身素色长裙,头戴精致的梅花钿,素面朝天,简单却不失优雅。
她带着清欢和清禾坐着马车缓缓驶出长公主府,朝着城外的桃花林而去。
一路上,桃花林的美景早已在她心中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面,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与孟安安的相聚。
然而,当马车驶到城门口时,却突然被一侍卫模样的人拦了下来。
“郡主殿下,三皇子殿下有要事相询,请郡主下车一叙。”侍卫垂首而立,恭恭敬敬地说道,可语气中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