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庙堂动乱(第2页)

    不过仅凭岐国如今兵力想挡住漠北军队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中原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岐国传出的这一套说辞。

    更何况周边国家不派兵相助,早已不成秘密。

    而在洛阳这边,两位手握兵权的大人,收到的消息则更为准确。

    如今监国名存实亡,洛阳城内掌控兵力者仅任赵二人,其余文武百官也开始各自隐隐站队起来。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在李嗣源死后,其余各国几乎都不再入洛阳上朝,而现如今皇位空虚,朝廷内也根本无人主事。

    没过多久,朝廷百官就开始因为日后立新帝而开始讨论起来,其中一些先朝官员支持天子李星云上位,光复大唐。

    另外一些则是保持反对意见,都是说着他不配以及因他才会让监国下令诛杀大唐不良人等一众莫须有的说辞。

    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传国玉玺的失窃。

    很快,在一些有心人的煽风点火涌动之下,百官们之间的讨论就变成了争吵,令皇城内火药味非常浓厚。

    若不是任赵二人威严尚在,将此事强压下来,天知道又会乱成什么样。

    可惜的是,如今洛阳外的其余各国诸侯对此皆无任何表态,自李嗣源死后,这段时日他们甚至已无人再踏入洛阳一步。

    那位跟在李嗣源身边的石大人更是不知所踪。

    漠北退兵的后一日,洛阳皇城内。

    面对着上方空虚的黄金王座,下方的两名中年老年臣子皆是感叹一声。

    刚刚退朝才将那些众官员哄走,如今只剩下他们二人,却是越发空虚了。

    这两名身着臣子服饰的人正是那掌握兵权的两位大人,任桓,赵革。

    而那位年纪稍长的任大人,此刻已是头发花白,满脸愁容。

    “不知赵大人对于那岐国击退漠北大军一事,有何看法?”

    赵大人端坐在任大人对面,眼神同样迷离,思虑片刻后才淡淡道:

    “那所谓的新任不良帅勾结一些江湖高手,便击退漠北大军,说实话,在下不是很信。”

    “岐国虽国力衰微,但手下兵力仍不可小觑,若是真像情报所说的那般,再加上一众岐军的话,倒也未必没可能。”

    赵大人的声音低沉,很显然,他是以为女帝带领岐军奋死拼杀和那不良帅联手,方才能将漠北大军击退。

    “此事真假,不难验证,派人暗自去查验一下岐军昨日有何伤亡,就一目了然了。”

    任大人内心自然也难以相信,尤其是那忽然蹦出来的不良帅,让他们很难预料这人到底是居心何在。

    “也不知,如今的不良人是否还是大唐的不良人了。”

    “赵大人此言差矣,如今监国已亡,我等只需等待天子回归,拥立他为新帝,大唐,就还是以前的大唐。”

    任大人强颜欢笑着冲赵大人说着,但赵大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传国玉玺被盗,就算将天子带回洛阳,又有何用,朝中又能有几人服他,此事,还是再议吧。”

    听这话,任大人的脸色微微变了变,语气也开始冷淡起来。

    “赵大人,你我如今虽手握兵权,但一直以来都是唐臣,是大唐子民,就算天子再有什么问题,他依然流淌我李唐血脉。”

    “无论如何,我等都要护他称帝,这是我等身为唐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