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商道佛缘(BBBA)
第一节:瑜伽入定
清晨五点半,镜泊轩的瑜伽室里,苏晴正在进行每日的晨练。
她最近迷上了阿斯汤加瑜伽,这种古老的练习方式需要极高的专注力。随着呼吸的深入,她的意识开始进入一种奇特的状态——既清醒又恍惚,仿佛站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界。
阿斯汤加瑜伽解释
阿斯汤加瑜伽(Ashtanga yoga),也被称为八支瑜伽,是一种源于印度的古老瑜伽体系,由帕坦伽利(patanjali)在《瑜伽经》中系统化。它强调通过八个步骤或“支”来达到身心灵的平衡与和谐。这八个步骤分别是:
- 持戒(yama):指对外的道德规范,包括非暴力、诚实、不偷盗、节制和不贪婪。
- 内修(niyama):指对内的自我修炼,包括洁净、满足、苦行、自我研习和敬神。
- 体位法(Asana):通过瑜伽体式的练习,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 调息法(pranayama):通过控制呼吸来调节体内的生命能量(prana)。
- 制感(pratyahara):将感官从外部世界收回,专注于内心。
- 专注(dharana):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对象或思想上。
- 冥想(dhyana):持续的专注,达到深层的冥想状态。
- 三摩地(samadhi):最终的解脱状态,与宇宙意识合一。
阿斯汤加瑜伽不仅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和心灵修炼的方式。通过这八个步骤的实践,练习者可以逐步提升自我意识,达到身心灵的和谐与平衡。
突然,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瑜伽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的菩提树林。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
在最大的那棵菩提树下,一位身着袈裟的僧人正在打坐。他缓缓睁开眼睛,对着苏晴微微一笑,然后拈起一朵金色的莲花。
——是佛陀!
\"施主,你可知何为舍得?\"佛陀的声音如晨钟暮鼓,直击心灵。
苏晴双手合十:\"请佛陀开示。\"
佛陀将莲花轻轻一转:\"舍是因,得是果。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商业亦如是。\"
\"可世人皆贪,如何能舍?\"苏晴问道。
\"贪由心生,心由境转。\"佛陀指了指远处,\"你看。\"
苏晴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一条清澈的溪流正在流淌。溪水遇到巨石,便分流而过;遇到低洼,便汇聚成潭。无论遇到什么,它都在给予——给予清凉,给予滋润,给予生命。
\"水不择地而流,故能成其大。商不择人而施,故能成其道。\"佛陀继续说道,\"真正的商业,是布施。布施财富,布施智慧,布施慈悲。当你真正理解了布施的意义,你就理解了商业的本质。\"
\"那如何在现实中实践?\"
佛陀微笑着站起身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慈悲心经商,以喜悦心服务,以平等心待人,以舍得心布局。记住,商业不是掠夺的工具,而是度化的方便。\"
说完,佛陀的身影渐渐淡去,只留下那朵金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第二节:双璧合一
苏晴猛然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在瑜伽垫上,但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支笔,面前的瑜伽垫上写满了字。
\"舍得真经:舍是慈悲的开始,得是智慧的圆满。商海浮沉,唯布施者长存…\"
她震惊地看着这些文字,笔迹娟秀流畅,确实是自己的字,但内容却深奥得让她自己都感到陌生。
\"晴儿!\"林玄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你也…\"
他手里拿着昨夜写就的《商业心经》手稿,脸上满是惊喜。两人将各自的经文放在一起,奇迹发生了——
林玄的\"道\"与苏晴的\"佛\",竟然完美呼应。一个讲无为而治,一个说慈悲布施;一个重顺势而为,一个重舍得圆满。如同太极的阴阳两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老子教我上善似水,\"林玄激动地说,\"你这里讲布施如水。东方的智慧,在这一刻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