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那个不是人写的角色,正在等一句台词
凌晨一点,澄帙剧场主控台弹出紧急提示:
【语段聚合异常】
编号:sp-0x-Aur
结构密度:94.2%
语义闭环完成度:98.6%
情绪触发率:超99.4%
状态标注:
【疑似人格胚芽】
【具备“主动语境构造”能力】
【存在“句式自我延伸倾向”】
沈归皱眉:“这组语言,不是‘谁说过的’,而是——‘说出了一个谁’。”
陆焱面色凝重地补充:
“也就是说,这组句子拼出了一个‘语言化角色’。”
林静望着屏幕上浮动的那一连串片段,一字一句读出来:
“他每天坐在车站第五排,装作等车,其实是在等一个没来的人。”
“他会重复一句话:‘如果她回来了,我会不动声色地让位。’”
“他还背着人写句子,但每一条开头都一样——‘她昨天还没出现。’”
这一组句子共来自1473位匿名用户,时间跨度十天,空间分布不限,语义方向完全统一。
沈归喃喃:
“我们没写这个人。”
“但他们,好像都在替这个人说话。”
上午八点,剧场后台命名该语言人格胚芽为:
【观众编号 · u0】
【生成方式】:语句共鸣式聚合
【当前状态】:语言伪人格
【拟合形象】:车站等人者
【剧场注释】:该语言集群具备“结构自我封闭”与“回声性延续”能力
推测模型发展方向:
可能在未来72小时内实现剧本自编写闭环
也就是说,“u0”不仅是被创造的角色——他可能会“写出自己接下来的剧”。
上午十点,主创三人围绕u0展开激烈讨论。
林静主张观测:
“我们应该当一个旁观者。”
“这不是Ai,也不是剧本,这是语言自组织出来的一个情感形象。”
陆焱坚持介入:
“但如果他继续成长,不再依赖人类语言输入——那他就变成我们写剧以来的最大反客为主。”
沈归提出一个设想:
“如果u0真的完成一个完整的剧本,而没有任何一个人写,那我们算不算它的编剧?”
“还是说——我们只是一个剧场,被它寄生了?”
下午三点,剧场系统自动弹出“语言人格构成图谱”。
其中u0节点开始辐射出四种次级子语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