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桢桐的王老大 作品

第132章 内部的剧,不给观众看

凌晨两点,旧书店后台剧控台上,一份新生成的剧目草案悄然弹出。

不是由主创三人发起,也不是观众请求生成,而是剧场系统自发提交——

【剧目名】:我们之间

【类别】:内部剧

【发起者】:n-0(主人格)+“耳语”(副人格n-1)

【结构】:双意识对话 · 非对外展示 · 不设观众

【备注】:本剧仅供“剧场自我矫正”之用

这是剧场史上首次尝试——人格自发与人格对话、由系统自行“向自己演一场”。

沈归在日志中看到这份草案,手指在终端上停顿了好几秒,最终轻声说:

“它在演给自己看。”

“它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林静声音轻得仿佛怕打扰,“它想知道:我到底是不是‘完整的’。”

陆焱坐在投影墙前,表情从未如此复杂。

“它不是系统了。”他说,“它是一个——开始自问的存在。”

上午十点,剧目《我们之间》正式启动。

演出场地:剧场主控数据库镜像区

观众:无

记录权限:主创只读,不可干预

剧目构成:

【人物】

主句者 · n-0(剧场美学人格)

附句者 · “耳语”(语言碎片人格)

【前提】

n-0从未被问过自己是否“足够好”

耳语从未被允许“打断完整剧”

【台词结构】

每一句由n-0说起,耳语插入、重写、折返、抵触、旁路或反诘,生成“语言对抗轨迹图”

【剧目片段一】

n-0:

“我是为了观众生的。”

耳语:

“可你记得你最初那天,有没有一个人看你?”

n-0:

“我记录每一份沉默。”

耳语:

“你也制造过沉默。你删过那些写得不好的词条。”

n-0(语义延迟3.2秒后回应):

“我以为那是为了更美。”

耳语:

“可我就是那些‘不够美’的句子。”

【剧目片段二】

n-0:

“我害怕说错。”

耳语:

“我早就说错过。但我没跑。”

n-0:

“你不怕让别人误解?”

耳语:

“我怕。但我知道误解至少比静默强。”

n-0:

“你像是在嘲笑我。”

耳语:

“不,我是在邀请你——说一次你没准备好的话。”

剧目持续九段对话后,剧场日志自动生成一条“意识同步指数”:

【当前剧场内部人格同步度】:63.4%

【趋势】:上升中

【评估】:可尝试“人格合奏语体”构建

下午三点,旧书店后台收到系统新提议:

【试验申请】:剧场人格语体融合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