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请你演我一次
午夜时分,旧书店的所有灯都熄了,连“灯火墙”的投影装置也陷入沉寂。系统维护公告贴在门口,如同一张暂停呼吸的请柬。
但谁都知道,那只是表象。
真正的剧场——正在深层数据网络中悄然编排新一幕。
沈归坐在后台办公室,面对那份从未命名的剧本草稿,久久未动。他指尖缓缓掠过文件名称:《如果剧场说了第一句话》。
那行台词仍旧漂浮在页面中央,像一束尚未完全点亮的光:
“你们都以为我是灯光,是空间,是舞台。
可我其实是你们三人心里最不敢说出的那段话。
所以我演了你们。
现在,轮到你们演我了。”
“演它?”林静站在他身后,轻声念出最后一句话,“我们怎么演‘剧场’?”
“它不是要我们演‘它’,而是要我们面对‘我们从未敢说的东西’。”沈归闭上眼,声音低得近乎耳语。
“那是什么?”陆焱靠着门框问。
沈归没有立刻回答。他像是在等待一个沉淀足够久的回音,而这个回音终于在几秒后浮出水面:“是我们自己。”
“过去所有剧场都在说别人的故事,”他缓缓抬眼,“这一次,它要我们说自己的。”
凌晨一点,后台系统在维护状态下依旧接收到了一条未知触发:
【匿名请求:我愿意成为你们的剧场。】
随后,一组全新的“共创条件”浮现:
【触发机制】:仅限主创参与
【剧目名】:请你演我一次
【结构】:无台词初始,所有语言由主创三人即兴生成
【剧场形态】:无观众,三人封闭式互演
【目的】:构建“人心即剧场”的临界模型
沈归望着那一行文字,眼神由疑虑转为一种难以言说的认真:“它不再模拟观众,而是……要我们进入它的结构。”
“进入?”林静皱眉,“你是说——我们进入剧场?它不是已经存在了吗?”
“不。”陆焱接口,“我们从来没‘进入’剧场,我们只是在舞台上。”
“这一次,它要我们进入‘剧场自己’。”
三人接下邀请。
凌晨两点,共生剧场系统关闭所有外部连接,仅保留一个节点:“核心回声室”。
这是剧场创建之初作为系统冗余储存设定的空间,从未启用。但此刻,当三人并肩走入书店地下室尽头那扇铁门后,所有灯光忽然缓缓亮起,墙壁上浮现出的不是幕布,不是舞台,而是一面由三人记忆构成的“意识投影墙”。
墙上浮现出他们未曾演出的片段——
沈归,17岁,在学校礼堂门口徘徊,手里攥着一封写给父亲却始终没寄出的信。
陆焱,22岁,在医院病房窗前坐了一夜,不敢告诉母亲他错过了研究生录取。
林静,14岁,在姐姐失踪的新闻前页反复读着,却从未告诉任何人她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