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至亲之人

    暮柒点头,“正是,以文战之法止戈,既护住大端百姓不受战乱之苦,又可趁机挑起各国矛盾。”

    所谓文战之法,乃是各国之间为避免人员伤亡解决小摩擦的一种手段。

    类似于军事演习 ,各国出军师,出武将,出士兵在提前布置好的地界进行对抗交战。演习人数根据各国实际军队人数来等比敲定。

    一种方式为独战,比如北周有四十万大军,端国在十国围攻下只能拿出五万对抗北周,那么此次演习端国出一千人,北周出八千人。

    另一种方式为混战,如北周与卫联合攻打大端,北周有四十万大军,卫国有三十万大军,端国以七万大军退敌,那么此次演习端国出一千人,北周与卫国共同出兵七千人。

    文战之法尽可能按照战争的实际情况来拟定作战规程,这样战争打响后以文战结果定输赢,该割地割地该赔款赔款。

    不过这里面学问很大,北周共计四十万大军,难不成都来攻伐大端,不要留十万防守巍国吗?不要留十万防守卫国吗?诸如此类问题都需要双方的使臣聚在一起吵一吵,辩一辩。

    这文战之法的起源还得往天盛王朝归因,各国有摩擦时经常会去天子国告状,有一任天盛恒帝爱看热闹,便道:“有摩擦就打一架,正好天下战事许久未起,也检验下各国的军事实力。”

    有臣子觉得天子纵容属国打架这事会影响天盛帝仁爱宽厚的好名声,便坚决反对天盛恒帝的提议。

    后有机灵的大臣一折中,便搞出了这个文战之法。

    各国也十分认可这个法子,日子过得都很艰难,真把粮食和人都弄去打仗了离国破也就不远了。久而久之这文战之法便成了各国解决争端的首选法子。

    暮柒又道,“你如今有九黎公主做筹码,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与他们谈一谈,作战人数,作战方案上多要些好处就是了。

    放心去谈,你平日里最是稳重,稳重人急了各国都得掂量掂量。”

    端帝:稳重,用在这里也不知道是不是好词。

    “各国即将抵达京城,若是把文战的地方安排在大端与各国边境,又要耽搁些时日,如今他们早已失了耐性,迫不及待想要天玑钥,“

    端帝点头:“正是如此。”

    “你可将演习地点定在苍麟山,主帅帐也设在苍麟山上。”

    “这,离京城太近,就算是文演各国出兵也不会少,恐各国联合趁机直入京城,冲进皇宫。”

    暮柒点头:“陛下有此顾虑是对的,把这个顾虑告诉他们,要去他们文演人数减半,要在京卫营可控范围内。

    同时因着文战地点定在京郊,大端已经做出极大让步,所以大端参与文战的士兵人数不变。如此一来,文战的胜算更大。”

    一国对战多国,按照军队人数比例大端吃了大亏,所以必须想办法把人数提上来。这事暮柒不怀疑端帝能做好,这也是为老谋深算之人。

    端帝点头,“好,此事我来做。”

    暮柒又道:“场地之事我全权负责,陛下派北衙禁军营的人配合我,我提前安排他们演习一二。”

    端帝点头。

    “另外要抛个大饵料,率先攻占大端帅账之国,大端将九黎公主托付该国。”

    “这,”

    端帝有点不敢应下来。

    “陛下听从公主安排便是,有饵料才能激化各国矛盾,大家都盼着九黎公主能落到自己手里。到时候算出兵人数的时候各国都会想办法降低他国的出兵人数,于大端而言是好事。

    陛下只需坚持两件事,第一,耍不要脸,争取大端多出兵,出精兵,规则制定上偏向于大端,要不就玉石俱焚;”

    端帝:“朕不是那种人,”

    暮柒没忍住笑了笑,继续道,“第二,想办法激化矛盾让各国出良将,降人数,遣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