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一生 作品

33. 入宫

    两人后退几步,只见,墨玉眸光一凝,双手迅速结印,默念咒语,起问灵之术。不一会儿,空中聚起三两零星的萤火,围着墨玉转了转,极淡极弱,就好像随时会消亡一样。

    墨玉猛地睁开眼,眼中已腾起无尽怒火:尺素和那护卫的魂灵皆已被摧毁,非但问不了灵,他们连轮回都入不得!

    直至那点肉身完全腐烂,他们曾存在过这世间的唯一痕迹也将彻底湮灭,千秋万载,绝迹于人世。

    魔族竟狠绝至此!

    墨玉悲愤不已,咬牙颤抖:“尺素,这个仇,我一定替你报!”

    可眼下还有一件最紧要的事情需要确认……

    待到两人再回到琉璃阁,已是四更天时分,夜色昏昧,整个洛水郡都在酣睡,琉璃阁内也灯火尽灭。

    很快,慕西月他们便发现琉璃阁中更是静得反常,她和墨玉半夜回来,多少弄出了些响动,可一众同门,同为修炼之人,怎会睡得如此之沉。

    直到慕西月在自己房间发现一封书信,才知道原来卫林、露儿他们收到幽洲同门的求救信号,已连夜赶回那边。

    竟,走得这般急!连道别都不及面说。

    幽洲那边又发生了什么?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旦夕之间,偌大的琉璃阁中,活动其间的身影就这样去了大半,却多了两具冰冷的尸体。被保护者都已不在了,明天,他们也该离开了。

    墨玉将尺素和护卫的尸体施了法,如此,可保尸体暂时不腐。

    之后,他在尺素的尸体旁边立了半晌,不知道在想什么,慕西月欲言又止,却听墨玉突然喃喃:“阿月,是我错了。”

    他的声音有些喑哑,让慕西月心中一颤。

    那挺拔身姿一颓,喉管几度哽咽后才开口:“如果那日,我能狠点心,或是,多想想办法让尺素开口,这一切便不会发生……可我太自以为是了,我以为我既能守护她的自尊,也能护住她。”

    又自嘲一笑,笑得人揪心:“可如今,我什么都没护住。都是我的错,阿月,那日,我该听你的。”

    看着墨玉这副样子,慕西月的一颗心也跟着揪了起来,她抿了抿唇,走近他,那一瞬间,理智不再,她展开双臂,轻轻地抱住了那颓然身姿,道:“墨玉,不是你的错,这不是你的错,我们都不是神人,没有预卜先知的能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知道吗?你相信我,你对她的善意,她都知道的,光是你维护她的那份心意,便是无价的,我相信尺素一定很感激你。可你这样,让她如何安心呢?”

    慕西月突觉怀中之人顿了一下,紧接着,温热的胸膛贴近,她反被他一把搂进怀里,墨玉的下巴抵在她的肩头,只听他低沉一声,道:“谢谢你,阿月。”

    次日,两人整装待发,今日,他们打算先去那不牢山锁雾林探个究竟。

    这时,门外守卫匆匆来报:“慕小姐,墨公子,宫里来人了!”

    慕西月和墨玉对视一眼,对此,并不意外。昨晚,他们便入了王宫探了一遍,太子不在宫中,八成是为此事而来。

    很快,便见门一黑衣寺人领着一队随从疾步走来。那寺人五十左右的年纪,穿一袭黑色锦衣,神色匆忙间却未失自身仪态和威严,想来是宫中贵人近侍,地位不低。

    那寺人行至慕西月他们面前,余光扫了墨玉一眼,神色一惊,又很快敛了目光,对着慕西月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想必您就是崇吾门的贵使慕小姐了。”

    慕西月点头回礼。

    那寺人急切道:“贵使恕罪,我王口谕:恳请您速速入宫!”

    慕西月看了一眼墨玉后转向那寺人:“这位公子,是我的同伴,他将和我一起入宫。”

    寺人再一惊,却有些为难,强调道:“王上邀请的是崇吾门的使者。”

    “他也是崇吾门人。”

    寺人神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很快便坚定地点了点头,道:“外臣失礼了,请贵使见谅。”

    之后这寺人领着慕西月和墨玉走向那早已停放在琉璃阁门前的车驾。

    路上,慕西月总觉得那寺人似有似无的目光时不时的在墨玉身上打转,就好像,墨玉长有什么问题一样。慕西月不解,看了眼墨玉,墨玉无奈地将肩一耸。

    行那王宫正门前,寺人引着两人下车,穿盔带甲的守卫将领立马上前,见了那寺人之后,倒是很恭敬,又见寺人手持青洲王金字令牌,便挥手立即放行。

    几人依次迈入那高如山岳的玄铁大门,在慕西月靠近的那一刻,那大门,连着整座宫殿像受到什么感应般向外散发出一道淡淡金光,那一瞬间,整个王宫附近的人都不由得停了下来,仰头去望那道突然的光晕,心中惊奇万分。

    只不过,这金光,很快便消失了。

    正门这边,那寺人、守卫将士一众人等则亲眼目睹了那金光似乎在慕西月靠近的那一刻发出的,更是讶异不已。

    这……是巧合吗?

    墨玉讶然看着眼前的身影:在慕西月迈入宫殿的瞬间,那笼罩着整个王宫的结界好像……加强了,虽然只是瞬间,可确实被强化了,可他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快走两步,用疑惑的语气低声问:“阿月?”

    慕西月却有些迷茫地摇了摇头:“我也不懂。”

    终于来到大殿,只见文武群臣分列两侧,青洲王端坐在那高高的宝座上,见他们入殿,却有些心急似的从那宝座上半站起身来,半撩起玉冕旒垂落的珠帘,喜道:“贵使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