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工业发展中(第2页)

陈念和揉了揉太阳穴:“通知银行,加大兑换点的宣传和布设,特别是乡镇。组织流动服务队下乡,用建设券首接收购农民的富余农产品,让他们看到券能换到实实在在的盐、布、农具!同时,严厉查处拒收建设券和囤积居奇的奸商!”他深知,货币信用是计划经济的命脉,一点马虎不得。

更让他忧心的是林绍成送来的报告——制药厂对高纯度苯胺的需求激增,而现有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苯胺不仅产量有限,杂质也多,成了制约磺胺品质和成本的关键瓶颈。

建立独立的煤焦油深加工乃至煤化工体系,己迫在眉睫。

这又需要巨资投入和化工人才,计委的资源捉襟见肘。他提笔在报告上批示:“列入优先项目,协调工兵旅勘探田独煤矿伴生焦油资源,同时由林国瑞旅长负责,在田独筹建琼崖第一焦化厂前期工作。人才方面,请邓参谋长协助,设法从国内外招募。”

海军的重建更是步履维艰。榆林港的秘密船坞内,龙破武正脸色铁青地看着海鹰级首舰的建造进度。

图纸很先进,但工艺太落后。焊接变形严重,舰体线型走样;仿制的

法制75mm舰炮在陆上试验时故障频频;最关键的动力系统——计划采用的高速柴油机,图纸都还没吃透,更别说制造了。

“龙司令,德意志国人那边回绝了,说涉及敏感技术,不卖。美丽国佬开价高得离谱,而且只卖整机,不转让技术。”副官沮丧地报告。

龙破武一拳砸在粗糙的舰体钢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靠人不如靠己!把图纸拆解,分成小组攻关!动力组主攻柴油机原理和关键部件仿制,哪怕先造出能转的样机!舰炮组给我死磕,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磨!船体组,焊接不行就先用铆钉!这艘海鹰一号,哪怕是个铁皮筏子,明年夏天也必须给我下水!”肖震东失踪的阴影和重建海军的巨大压力,让他的眼中布满血丝。

岸防方面,林近开的压力同样巨大。

他负责的椰城、榆林两大要塞群,是琼崖最后的屏障。

原有的德制、法制重炮在之前的战斗中损毁严重,备弹更是稀少。

他一面组织工兵利用儋州自产的粗钢,艰难地修复、加固炮位和地下掩体,一面将有限的旧式岸防炮,集中部署在关键位置。

同时,他大力推行邓贤提出的伪装与机动理念:在沿海各处设立大量假炮台、假阵地迷惑敌人;将部分相对轻便的75mm速射炮,儋耳州自产的山炮改进型装上加固的卡车底盘,组成机动岸防炮兵连,沿着规划好的隐蔽道路部署,随时可以支援薄弱点。

“林总指挥,扶桑的观光船又来了,这次离榆林港更近,船上的人拿着望远镜对着我们的炮台方向猛看。”观察哨传来报告。

林近开冷笑一声:“让他们看!把假炮台给我保养得勤快点,真炮台全部做好隐蔽。

通知机动炮兵连,按预案进入预备阵地待命。小鬼子,想看就让你看个够,看你能看出什么花来!”无形的较量,在琼州海峡的海风中悄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