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关关雎鸠(一)
“她真的很有意思。”一道雍容华贵却又带着二十几岁女郎特有的清越的声音在袁琢身后响起。
袁琢不为所动,像是知道身后来人是谁,他只是一瞬不瞬地看着几步远的祝昭,眼神中含着的笑意却是遮也遮不住,像是从心底泛上来的,不自觉的:“殿下,你只要看着她生活,就会喜欢上她的。”
平康公主也望着她,轻轻一笑:“从前向父皇求情将你从诏狱中救出便是看中你的皮相,你却不领本宫情,原来你喜欢这般模样的女郎?”
袁琢斟酌着准备转身开口,却又听到那道清越的声线从背后传来:“眼光倒是不错,这样的女郎本宫也心生欢喜。”
初见祝昭时,平康公主只觉得她淡雅素净,眉间自有书卷清气,然越细品越见风骨。
大殿之上与周氏麒麟子辩理时,言辞如珠落玉盘,既有锋芒又不失温婉。若能与她朝夕相处,被她的才情与灵秀所打动只是时间的问题。
袁琢不言语了。
平康公主猜到他会是这个反应,只是轻笑一声,接着道:“你不想本宫招惹她,所以和她说本宫跋扈娇纵,是也不是?”
袁琢微不可察地轻叹了口气,转过身来向着平康公主行了一礼:“殿下明察秋毫,所言不虚。寻常女子若得殿下青眼相加,从而招致麾下,必视作三世修来的福分。然祝姑娘绝非池中之物,她的命该是在山水自由间,沐清风饮朝露,自在生长。若将她困在元安,拘于公主府朱墙碧瓦间,便是折了她的羽翼,缚了她的风骨。”
平康公主却是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他,只是微昂着头望向不远处与周涤叙旧的祝昭,语气冷冽:“袁听之,你难道不觉得她这样的女郎就算是困在公主府也比困在你的方寸后宅中好?”
袁琢无法和她解释其中缘由,但是他知道依照平康公主的性子,她若是真想要祝昭,那定是宴席结束后就去向陛下讨要祝昭了。
就像她当年在囚犯中一眼看中了自己,立马就与陛下说了要招他做她的面首。
她就是这样,说话做事带着自傲,绝不会有半点犹豫,绝不会去想后果,永远一往无前。
如今她站在此处和他放冷话便足以说明陛下拒绝了她,陛下没同意让祝昭成为平康公主的幕中客,想清楚其中缘由后袁琢也就不想费口舌与她解释了,只是又深深地行了一礼。
平康公主有些厌恶地瞥了他一眼,又看向了不远处的祝昭和周涤。
而此刻的祝昭正在一边帮周涤收拾着童子的书案一边打趣周涤:“周公子,初看你面相我便知道你是多智之人,只是认识了这么久,你我二人也打了不少交道,我倒真没看出来你是这般心善的人,有如此胸怀与兼济天下之心。”
周涤一开始听了前半句还很是认同地点了点头,听到后半句却是越听越不对味:“祝姑娘,你感觉你像是在骂我。”
祝昭从容应答:“周公子,不要怀疑,是你的感觉有些问题。”
周涤有些无奈地挑了挑眉,这才回复了她方才的问题:“来九松寺义讲的原先是幼和,只是你也知道他如今人不在元安,他很是心善,又很有胸怀,加之他有兼济天下之心,他放不下这群童子,故而拜托我每隔三日替他来九松寺义讲。”
周涤说话时特意着重强调了“心善,有胸怀,有兼济天下之心”,祝昭没有理会他的阴阳怪气,反倒是觉得他的答案虽然在意料之外但细细想来却确实在情理之中。
难怪他会告诉她九松寺的百年梨木盛花期时花开灼灼,遮天蔽日。
崔协就是这样一个心善,有胸怀,且有兼济天下之心的人。
她仿佛能看到在淅沥的梨花雨下,少年郎平静温和,执卷育人的模样。
她从思绪中抽离,有些惋惜地笑了笑:“你与崔世子都是好心人,佛祖保佑,你们二人定会长命百岁的。”
“是了。”周涤忽然笑了笑,笑容里隐约藏着气恼,“你说到这个我就来气,方才我前来之时那住持看了看我面相,说我神强骨弱,恐不永年!你说说这都是什么晦气话啊!”
他显然认为住持的话不可理喻,祝昭被他气鼓鼓的样子逗得眼眸微弯:“方才上山前我听中郎将说此地最为灵验,如今听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九松寺也没不过如此,初见你之时你几十步之外拉弓射花,准头和劲头都是数一数二的,你身子骨很是强健,最起码在文人中是上乘。”
周涤在归芜山上拉弓射花的力道她记得,祝府查抄那日袁琢拉弓射钗的力道她亦记得,二者力道相差不大,如果细究的话,周涤的力道甚至更上一层,袁琢作为一个武将力道自然不容小觑,可周涤一介文人,力道可与武将一比,由此可见他绝非是骨弱之人。
“可不吗,我前几次来义讲,来得早了便闲得无趣去求了签文,谁料抽到了下下签,签文上说什么明烛焚骨残灯照,浮沉俱作鲛人泪。”周涤言语之中尽是对九松寺的不满和对自己运气与实力的肯定,“毫不骄傲地说,我的运气总是很好,可独独这九松寺回回咒我,若非是幼和相托,我当真是不想踏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