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读评论(第2页)

“如果有同学愿意帮我带充电宝回家充个电,我晚上会看番剧。”邓文安说道。

他高二下学期,买了个充电宝。

充电宝没电的时候,他就拜托一位走读的同学拿回家充个电。

请别人喝瓶饮料,人家就会很乐意帮忙。

邓文安在高中看了很多轻小说和动漫,只要提前下载好,开飞行模式也能看。

电量充足就看番剧,没电就看电子书。

“你就看小说和动漫而己吗?”冬小羽再次问道。

邓文安回忆了一下,回答道:“其他的话,偶尔跟舍友下棋、玩点休闲手游、戴耳机听歌。”

翠竹高中没有禁止学生带手机,只要不在教室里拿出来玩就行。

在宿舍玩游戏,就算班主任来宿舍,都可以当着班主任的面玩。

翠竹高中有不少郊区过去念书的学生,他们来市区念书,如果没有一台手机,每周都会跟家里人断连五天。

从小没离开过家,突

然一个人到市区念书,家长们肯定会担心。

如果这中途出了什么事,学校承担不起。

考虑到这一点,就没有禁止学生带手机回学校,只是规定不能在教室玩。

在教室玩就会被没收手机,需要家长过来才能拿回去。

冬小羽露出疑惑地表情,这怎么完全跟她想的不一样。

你是一点都不学习的吗?

有时候真的会被这种人气死,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那你以前是怎么学习的?”

冬小羽真的很好奇这个问题。

“上课的时候学习啊,有时候听不懂老师说什么,或者不想听,我就会自己看资料书、做点题目。”

“语文课看意林,英语课背单词,生物课做习题本,背一下知识点。”

“数学、化学、物理认真听课,大概就这样。”邓文安补充道。

他是真的很认真听化学课,但每次只能考个二十多分,只能说天赋就没点在化学上。

听到这些,冬小羽真的觉得邓文安在学习方面有些天赋。

“那你多花点时间学习,岂不是能考到年级前十?”

“你高估我了,我高三试过努力学习两个月,成绩没有任何变化。”

邓文安笑了笑,接着道:“我觉得自己的天赋上限就在这里,再怎么学,分数也很难提上去。”

学习也是要看天赋和资源的。

他们那时候网络学习课程还没有普及,学习资源方面,只能私下去报补习班,但很多学生没有这种条件。

天赋决定起点速度,努力决定加速度,方法决定转化率。

无论是学习,还是打游戏,总会有个上限。

每条跑道都有一道看不见的玻璃天花板,那就是个人的上限。

有些人的天花板,高耸入云,潜力仿佛无穷无尽。

而有些人的,则可能低垂许多,倾尽全力,指尖离那极限似乎也总差着那么一点距离。

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汗水是真实的。

这也不是方法有误,也许他们己经竭尽所能地优化了路径。

如果非要为这看似无奈的差距寻找一个解释,那只能将目光投向最初的那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