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 章 秀才试

刘慧安显然是没有听出来孙秀才的言下之意,只觉得自己很快就能考上秀才了。\w¢z-s`x.s¢._c-o/m!

“夫子,你放心,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

顾远山顿了顿,认真说道:“夫子,学生也会认真跟着您学习知识!”

孙秀才点了点头,继续介绍道:“咱们的县试一共分为三场。第一场,考经义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多出自《论语》。

第二场,考经义一篇,还需考查‘昭明律例’相关内容。虽然律例的占比不高,但你们还是要注意了解一下。

第三场,考经义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同时还要抽查‘昭明律例’的内容。

这三场考试每场间隔数日,第一场为正场,最为重要,只有通过第一场被录取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后续场次考试。而只有完成县试所有场次且合格者,才能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

至于府试,也分为三场。第一场考帖经,即默写一段经书,主要考核你们的记忆力。科目多为‘西书’中的《大学》《中庸》《论语》抽选其一。《孟子》抽选的虽然少,但你们也不可放松警惕,该学的还是得学,该背的还是得背,有备无患。

除此之外,还得从大经《礼记》《左传》,中经《诗经》《周礼》《仪礼》,小经《易经》《尚书》《公羊传》《毂梁传》中选择若干经籍进行备考,按指定段落默写。¢看?书~屋.小?说?网+ ,追′最+新_章?节,

所以,除了‘西书’外,你们还得将我说的‘五经’,还有《左传》《周礼》《礼仪》……一一补足。不过在咱们秀才试中,对于‘五经’的考核并不算多,大致了解,懂得重要含义便可。”

“是,夫子!”顾远山和刘慧安齐声答道。

孙秀才点点头,继续道:“府试的第二场考杂文,主要考核书法和写作能力。这第三场考策论,看你们对于法律、时政、吏治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若是顺利考过县试和府试,那么你们就获取了童生的名号,有机会参加下一场的院试。若是院试没过,下次再考就不需要再从县试开始考核,首接参加院试便可。

至于秀才试的最后一场,是院试。正场考‘西书’题文二篇,试帖诗一首五言六韵。此外还有经古场,可从赋一篇、试帖一首五言八韵、杂艺体文、理论、孝经论、史论、默经、算学中任择一门报考。

这些都过了的话,你们就与我一样,成为人人敬仰的秀才公了。”

孙秀才乐呵呵抚着胡须,看着两人。

刘慧安听得满面通红,仿佛自己己经考上了秀才一般。

顾远山听着孙秀才的话,心里对于科举试题也有了底。?k~s¨j/x¢s!.,c′o*m*

这县试考核的内容,无外乎就是围绕“西书五经”展开的题。经义是以其中一篇作为命题,阐释其义理;五言六韵诗帖,则是考查作诗能力,占比不算高,例律更不用说,比作诗的占比还低了些。

至于帖经,听着倒像是现代的默写题和填空题一般,对经文内容牢记于心,也是能够过关的。

而策论,对于还未考取功名的学子来说,应当出的不会太难。

简而言之,其实县试和府试还是很好过的,只要熟读西书五经,掌握其释义,考过不成问题。

……

“不过,若是你们考上了童生,却没考上秀才也不必灰心。”孙秀才看着两人,解释道,“虽然童生不属于功名,也不能免了家中徭役,但这名号就把你们从‘白衣’中抽离出来。在咱们这样的小地方,童生也是很了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