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4 章 去县里求学(第2页)

被顾夏至发现后,便承诺,一筐猪草给两文钱。

顾满月不矫情,倒是应下了这门差事。

……

而王虎己经托了家里的关系,在县里寻了一份不错的活计。

周文轩家是地主,自然不需要他出去干什么,只是让他回家跟着管理家里的田地产业便够了。

李明呢?被他爷爷带在身边学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李明是老村长培养的接班人。

不过他性子太安静,许多人倒是不看好。

而顾远丰,那年的县试自然是落榜了。但他还不死心,与顾海生约好了,再试两次,若是连县试都过不了,他便不再执着于科举。

要知道,县试是在县里考,题目并不算难。大多数认真念书的学子县试一般都可以过,都是折在府试当中。

只要过了府试便是童生。

顾远丰连县试都过不了,更何况后面的府试

和院试。

与之相反的是顾远山,他早就将顾海生肚子里学的知识挖空了。如今也不过是顾海生怕他年龄小,去县里无法自理,才硬留了一年。

要知道,去了县里与在家是完全不同的。

县里的学子,除了本来就是住在城里的,其他人都是要留宿在私塾。无论你是几岁的孩子,去了就要自己洗衣吃饭,打水洗漱。

每逢十日一次沐休日才准许回家。

不说顾三水和余氏不放心,就说顾海生也是不放心的。

顾远丰当时虽说也是八岁去的县里,但他是住在他娘林氏的娘家,与顾远山肯定是不一样的。

顾海生也知道,顾家顾小水嫁去了城里,可以让顾远山借住在周家。

但他问过了,顾远山不愿意,只说住私塾便成。

他也就不强求了。

如今顾远山己经八岁,也在学堂里待满了三年,倒是时候去县里求学了。

……

暮春的槐花簌簌落下。

八岁的顾远山垂手站在堂屋里,身上一袭青布衣衫浆洗得笔首。

顾海生慢悠悠走了进来,还不忘招呼顾云生和顾三水,“云生,三水,都进来吧,我有话同你们说。”

顾云生正蹲坐在屋檐下抽烟,顾三水在院子里劈柴,两人听到顾海生的话,又往堂屋方向看去。

屋里的顾远山并没有如同往日一般练字,而是站在中间,明显在等人。

顾云生看了看一脸严肃的顾海生,跟着走了进去。

顾三水顾不上许多,擦了擦手,便赶紧跟了过去。

余下李氏和余氏等人站在院子里,面面相觑,不知这是怎么了。

屋里。

“远山这孩子把我启蒙所教的书本都嚼烂了,这《论语》也背了一半。”顾海生略显浑浊的眼睛扫过顾远山紧绷的脊背,继续说道,“只可惜我学识浅陋,教不了他了……若是再留在村子里,怕是要误了他。”

顾云生攥着旱烟的手顿了顿,烟灰飘落在打满补丁的裤腿上。

看着站得板正的顾远山,他有些担忧:“小山子才八岁,去县里如何照顾得好自己?”

顾三水默默点头,明显也是不放心。

孩子才八岁,哪个做父母的舍得让孩子外出求学。

虽然顾远山比寻常孩子都健壮,但说到底也是才八岁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