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收萝卜

顾海生话音一转,从讲台上踱步下来,问道:“除了为师所举的例子,你还知晓哪些劝导学子不能虚度光阴的诗句?”

顾远山一愣,像是没想到顾海生会突然这样拷问,很快便回过神来。′j\i¨n+g¨w_u\h·o,t¨e~l′.?c?o\m*

“《三字经》中‘幼不学,老何为?’,还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都是强调需得坚持学习的词句。”

他顿了顿,继续道,“还有《弟子规》中‘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从日常生活作息切入,教导我们珍惜光阴。”

晨光斜斜穿过窗台,在青砖上投上光影。

顾海生轻抚胡须,望着堂下端正坐姿的顾远山,将戒尺轻轻拍在讲台上,“今日回去,你便以‘劝学昔时‘为题,写一篇课业心得。接下来,咱开始正常上课。”话音刚落,他便执起手中书本,开始教学。

顾远山来不及询问这心得规范,只得慌忙拿出书本,跟上顾海生的节奏。

从前都是抄写大字类的课业,如今这书些心得还是头一回儿。

顾远山有些新奇,但更多的是对自己学业进步的高兴。

夫子布置这样的课业说明什么?说明他字己经识得差不多了,可以做其他题了……

这什么心得就是像前世所学的读后感,观后感吧?

顾远山心里不免有些雀跃。[±|2%′?8.+%看§e书?网§? ua更#):新(?¢最ˉ`快?

台上的顾海生见顾远山走神,忍不住拍了拍讲桌,“认真听课。”

顾远山连忙回过神来,不再东想西想。

一个学生就这一点不好,一点也不能走神,夫子目光全聚集在一个人身上了。

……

太阳一寸寸挪移,砚台里的松烟墨渐渐凝出薄皮。

下午一般是巩固知识和练字时间,顾海生并不在课室。

顾远山一人执笔,望着手下空白的宣纸,渐渐出神。

也不知这心得写多少字合适?

午间休息时,他去问过顾海生,可惜只说看自己掌控。

一点规范也没有,顾远山有些拿捏不住篇幅。不知是有感而发写几个短句,还是长篇大论,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他如今还是启蒙阶段,积累下的知识有限,也无法做到引经据典。

想着想着,笔尖的墨汁突然掉落,在宣纸上洇出一个小团。他慌忙蘸墨补救。

看着宣纸上的那团墨,他鬼使神差写下:读书如垒墙,需一砖一瓦;惜时如积粮,当颗粒归仓。

敲梆子声“当——当——”穿透暮色时,顾远山如梦初醒,赶忙将东西收拾好。

就在这时,顾海生从外间走进来,看见顾远山掉落在地的宣纸,弯腰捡起。.优/品¨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埋头一看,脚步陡然顿住。满是细纹的手指摩挲着纸上尚未干透的字迹,嘴角笑意漫过皱纹,“此句甚妙。”

说罢,将其收入袖中,朝站着的顾远山道,“此句就当你今日的心得,明日我会将其贴于墙上,供学堂里学子观摩。至于你今日的课业,自行安排。”

话落,便迫不及待往外走去,瞧着像是生怕被撵上一样。

顾远山摸不着头脑,只好继续收拾东西。

……

顾海生如获至宝,怀揣着顾远山所写的词句,立马就回了书房,将门给关了,仔细品读。

顾家今日要收萝卜,顾远冬得来接人,不能耽误久了。原先他是打算去课室催促顾远山回家去,却不曾想,顾远山写了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