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霜降吃柿子(第2页)
待看见顾远山,连忙走上前,接过顾远山的书箱和饭盒,关切地问:“小山子,今天学得怎么样?”
这倒不是他又紧张了,说这句话就相当于见到村里人,问候一句“吃了吗?”的意思。
顾远山不知他的想法,昂着头,认真答道:“阿爹,大爷爷教得很好,我今天又学会了好多字。”
虽说顾三水昨日也这样问了,但顾远山并没有觉得他啰嗦,仍然认认真真回答。
阿爹这样问也是关心自己,他是知道好歹的人。
想到今天练字的事儿,顾远山继续道:“阿爹,今天可以再给我做一个沙盘吗?我想在学堂里也用沙盘练字,不然练一下午的字,太废纸了。”
昨天他看了,制作沙盘都是家里有的材料,再做一个也不费事儿,还能方便自己练字。
顾三水没多问,只笑着点点头,“好,阿爹今晚给你再做一个。”说完,牵着顾远山就往家里走。
儿子在学堂适应得好,他也就放心了,至于再做一个沙盘,也不是什么大事。
儿子有心学,他就要努力供。
虽说他也妄想着儿子能考个童生,甚至是秀才老爷回来,但是就算以后没考到,他也不会怪儿子。不说科举之难,就说他是自己的独苗苗,乖巧听话,身体健康,他就很满意了。
……
一高一矮,走进院子,看到空荡荡的,顾远山有些奇怪,只好抬头问道:“阿爹,阿爷、阿奶和阿娘他们呢?”
如今不是农忙,这个点大家该在家准备吃饭了才对。
顾三水将书箱和饭盒放好,笑了笑,说道:“你念书忘记日子了,今天是霜降,你阿爷带着大家伙上山摘柿子去了。”
山上种了一大片柿子林,这是族里的资产。每年霜降,族里就会让各家各户上山去摘柿子,能摘多少摘多少,取其五分之二上交即可。
虽说要差不多上交一半,但也没办法,族里也要经费。每年修葺祠堂都是一大笔费用,还要关照一些孤儿寡母,给他们一口饭吃。这些钱不用各家各户出,都是从族地里产出补给,可以说非常人性化了。
至于为何在霜降这天摘,也是有说法的。人们认为在霜降这日吃柿子,不但可以防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此外,霜降正是柿子成熟的时节,这时的柿子口感甜美,非常适合食用。
顾海生要上课教学,家里人口也少,很少参加这些族里的活动。顾云生每年就招呼家里大大小小,上山帮忙,回来还要分一份给顾海生家送去。
“小山子,你乖乖在家等着,等爹回来,给你带柿子吃。”顾三水匆匆从院子角落拿了两个箩筐,就往外走。
天色不早了,自己得上山帮忙挑箩筐去。今年摘的柿子有三担,自己不去的话,总不能让自家老爹一大把年纪了还挑担吧?
顾远山送别脚步匆匆的顾三水,回屋拿出沙盘,就蹲坐在院子里练字。待练得差不多,就在纸上写。
如今顾远山的字己经写得规规矩矩,不会像刚开始那样写得那么大了。
习字练字,这只是科举的第一步。这一步很艰难,短时间是看不出来效果的,只能靠自己日积月累,日复一日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