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书箱(第2页)
看着使劲吃饭的儿子,余氏心里高兴,儿子吃饭一向斯文,家里人吃饱了,他才吃两口饭,她有时都担心儿子以后找不到吃的。
如今儿子就要去念书了,还得了全家人的记挂,等儿子考个童生老爷,甚至是秀才公回来,自己这一辈子也算是值了。
想着想着,她看向坐在顾三水旁边的顾夏至,轻轻摇了摇头。
以前两个闺女都是坐自己身边,今天她倒是讨巧,硬要坐当家的身边,依她看,就是不想挨着自己坐。
人人都说闺女是小棉袄,最是贴心,就她觉得家里这个闺女养不熟,翅膀天生硬,脾性还大。
想想她都觉得心酸,中午知道冤枉了闺女,特意去灶房偷偷拿了个红薯回去哄她,这可是儿子的口粮!
自己对她够好了,结果吃饭还是这个德行。
余氏心里苦,只能转过头去,看着自己宝贝儿子。
幸好自己还有个孝顺的儿子,不然得被这闺女给活活气死了。
顾夏至装作不在意,只坐在自己阿爹身边吃饭。
她也想通了,弟弟念书对家里对她来说都是好事,没必要给自己找不痛快。
况且她是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弟弟的。
弟弟对自己好,她却经常迁怒,还什么都责怪到弟弟头上。
她觉得,自己可能就是戏文里说的天生坏种,也不怪爹娘偏心弟弟,不疼自己。
想着想着,她就有些想哭了。
好想大姐。
要是大姐在,一定会安慰自己。
顾三水刚给儿子夹了一筷子菜,低头看着自己闺女头都要埋到碗里了,赶紧也给闺女夹了一口菜,“夏至,快吃。”
虽然他重视儿子,但也是喜欢闺女的,何况今天闺女黏他,他心里也高兴。
儿子、女儿都吃多多,长壮壮,才喜人。
顾云生喝了口汤,看着一大家子和乐融融的场景,笑眯了眼。
子嗣兴旺,家庭和睦,万事兴呐。
这都是他持家有道的功劳。
他时常觉得自己比大哥还成功,虽然大哥考了童生,但子嗣单薄。自己就不一样了,生了一大家子,还个个孝顺,也不敢忤逆自己,村里人不知多羡慕。
如今更好,孙儿个个有出息,小孙子更是不得了,眼看着是比大哥家的远丰有天赋的,说不定未来大哥也要靠自家庇护了。
想着想着,他嘴角控制不住往上扬,心里美滋滋。
待吃饱喝足,天很快就暗了下来。
顾家院子很快熄了油灯。
顾远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
如今读书的事解决了,那么强身健体的锻炼也该提上日程了。
在古代,科举可是体力活儿。
不说赶考的路途艰难,就说去考试,在号舍里一待就是3天。
而且乡试和会试,一共要考三场,一场就要待上三天两夜,三场下来就是九天六晚,鬼都受不住。
有些体弱的学子,考完下来,丢了半条命都算好的,有些倒霉的,遇到漏雨的号舍,可能连命都得交代进去。
自己看着虽然胖乎些,但就是绣花枕头,满身的肥肉中看不中用。
顾远山摸了摸自己圆润的肚子,心里渐渐有了想法:
以后熄了灯,就做些体能训练好了,持之以恒,一定会改善。赶考也不怕风一吹就倒,进考场也不怕被抬出来。
伴随着脑海中杂七杂八的想法,顾远山终于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