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学堂规矩(第2页)

顾海生家里人员简单,妻子早死,就生了一个儿子顾一木。

顾一木娶妻林氏,育有一子顾远丰。

林氏是隔壁县人,儿子顾远丰如今在县里跟着孙秀才读书,明年就要去参加童试。

顾远山算了下,大爷爷家学堂一年就5个学生,也就是说一年能挣5两银子。

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

这大宅子是顾家祖宅,太爷爷分下来的,如今被顾海生改成了私塾,倒是也不错。

顾海生家的田地都交给顾家打理,并没有什么钱财收入,私塾一年也就这么多钱,显然供一个娃娃科举是不够的。

顾远山琢磨着,也许是太爷爷给分的钱财很多,才能支撑起大爷爷家三代人的科举。

他知道太爷爷那辈有钱,给阿爷也分了不少钱,不然阿爷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松口供自己科举。

要知道,从启蒙到第一次应试,得花起码60两白银,好些天资出众的贫苦人家都是举族之力供读。

自家田地多些,一年的收入大概是20两左

右,还没除去各种花销,对于科举这个无底洞来说,还是有些悬的,若是家里没有存银,阿爷是万万不可能松口的。

顾一木带着顾远山转了转,看了看时辰,不早了,就带着他又回到会客厅。

顾云生渐渐忘记了今天的紧张,和顾海生聊得兴起,顾三水时不时搭话。

顾远山进来就给坐在上首的顾海生行了个学生礼,是刚才顾一木教的,说以后见夫子,见同窗都要这样行礼。

启蒙了就是读书人,要懂得读书人的规矩。

顾海生慈爱地看着顾远山,问道:“都熟悉了吗?还有什么要问我的?”

顾远山连忙点头,“夫子,我都熟悉了。”

“那就好,回去好好准备,明天一早来报到。”顾海生抚着胡须,满意笑了笑。

终于把入学的事情敲定,他己经迫不及待想体验教导天才的滋味了。

顾云生与大哥告别,带着顾三水和顾远山走了出来。

束脩交了,明天去上学就成。

他脚步松快,带着两人加快步伐,朝家里赶去。

……

出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回到家己经快中午了。

余氏正担心地在院子里转悠,见三人回来,她连忙跑上前,将顾远山拉到怀里,上下打量了一番,才问道:“当家的,你们今天去可还顺利?”

顾三水笑了笑,说道:“顺利顺利,大伯说让小山子明天卯时正去学堂报到。”

余氏这才放下心,看着儿子,问道:“小山子,今天去学堂感觉怎么样?”

顾远山连忙扬起笑来,说道:“大爷爷对我很好,还送了我一本书。”说着,将那本《三字经》拿出来,递给余氏。

余氏一脸受宠若惊,将手在衣服上擦拭了下,才接过书。

翻了翻,虽然看不懂,但不妨碍她心里高兴。

儿子去念书了,迟早会和大伯一样有出息,甚至可能比大伯还厉害,毕竟他可是大伯亲自断言的神童。

顾远诚和顾远江见了,也连忙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余氏手里的书,嚷着也要看。

王氏正拿着扫帚在扫地,见状,丢下扫帚也跑了过去围观。

顾西水撇了撇嘴,站着没动。

也不知道这破书有什么好看的,烧钱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