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昭明王朝(第2页)

主要是兄弟没多大的嫌隙,当然也有老两口的原因。

父母在,不分家。

何况如今虽说轻徭薄赋,但每年还是要服役的,只要不分户,服役的时候就只需要一户出一人。

虽说兄弟三人轮流来,可顾远山也实在心疼,每次轮到顾三水去服役,一个月回来,人又黑又瘦,就像去了黑矿山挖煤一般,很是辛苦。

不想服役就得出银子,或是家里有考上秀才的子孙。交钱是交不出来的,就算是顾家这样有些家底的人家,9两银子也不是说拿出来就拿出来的。

大爷爷家就是每年都交钱,他家开了私塾有些收入,不怕。可顾家其实只是依靠祖上流传下来的家底,说实在,如今也只地地道道的种田,外加闲暇时打些小工,一年到头也挣不来20两,如此自然是不舍得花9两银子买一个月清闲。

顾远山当然也不想以后去服役,他连跟着去捡稻穗都累得很,更别说去服役开荒。

所以,科举之路,势在必行。

大爷爷家堂哥顾远丰来年就要去参加童试,到时候乘机去求了爹娘和阿爷,若是不允,自己就丢下老脸,

撒泼打滚,应当也能行。

顾远山不确定地想着,心里倒是也不是没有把握。

爹娘将自己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定舍不得自己希望落空,至于阿爷……也好办,他不喜欢儿孙读书也是怕付出没有回报,只要向他证明自己就可行。

总的来说,去大爷爷那儿读书不难,难的是踏上科举之路。

不过如今才五岁,想这些还早的很,只要自己能去私塾读书,定会以实力说服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考科举。

想着想着,顾远山也渐渐放下心来,继续欣赏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

现在入了秋,天气渐渐凉下来。

顾远山坐着坐着,看到顾夏至几人不放风筝了,跑去河边摸田螺。

这条小河从村头贯穿到村尾,农家娃娃最喜欢下河玩,其中当属顾夏至独得头筹。

不是说她经常下水,而是说她每次下水必不会空着手上来。

顾远山摸了摸头,心里首犯嘀咕,二姐简首就是天选之人,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贯彻到底。

他慢慢踱步靠了过去,蹲下身子默默看着嬉笑打闹的半大孩童,低下头看着河里的倒影。

顾远山叹了口气,矮胖墩一个。

白白嫩嫩,说的好听是年画娃娃,人人稀罕。

可他实在害怕,前世身子就有些发胖,为了控制体重,经常不敢大吃大喝,如今才五岁就初见端倪,这容不得他不多想。

顾家人大大小小的,身材都匀称,样貌端正,虽然常年种地有些黢黑,但却是村里少有的模样好的,可他怕自己灵魂重量比遗传因素高,要是又长得高高壮壮,看着都不像读书人。

顾远山拍了拍脑袋,想读书都想傻了,连长相都期盼像读书人。

想到这里,他有些哭笑不得。

“小山子,你在干什么?”忽然,背后一声清脆的喊叫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