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发言(第2页)

姚华东一句话,就暴露了他很想在双口县投资的想法。

“姚总要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哪怕有些人敢阻拦您,我都亲自去做做工作。”

姚华东笑道:“那倒不至于,我这人从来不受别人的威胁,既然我看好了咱们双口,只要咱们双口能给我们恒实集团带来利益,我一定会投资。”

王鹏远内心说,我信你个鬼,当初说好了来考察,就因为别人一句话,吓得你硬生生拖了两个月,还得打着马腾飞的名义来考察。

不过姚华东怎么说都行,反正王鹏远不打算拆穿他。

“看来,我们之间己经具备了合作的基础。”

“不错,但至于如何合作,我想和王县长交流一下。”

“姚总请讲。”

“这几天我一首在和左局长、于总沟通,但效果不是很好。”

“哦?双方的分歧很大吗?”

姚华东苦笑道:“根本就是两条线,压根

就没分歧。”

“愿闻其详。”

于睿说道:“我们想以厂房和地皮入股恒实集团双口县分公司,但是姚总想一次性买断我们的厂房。”

姚华东说道:“我们是上市公司,要为股东们负责,我们所有的分公司,全部都是全资控股,毕竟牵扯到了我们很多技术专利,如果采用专利授权的方式,产品的价格会上升不少。”

王鹏远考虑起来。

纺织厂己经停产几年时间,王鹏远之所想方设法的把纺织厂重新捡起来,也有甩包袱的想法。

纺织厂上万职工,如果全部买断工龄,可是一笔天价费用。

只有把纺织厂盘活,让工人们有工作可干,有工资可拿,对于全县的稳定有好处。

只要把纺织厂这个包袱甩出去,就是成功。

而且,姚华东不可能接纳所有的职工,他肯定要有所选择性的招收部分原纺织厂职工。

那么,他们购买纺织厂资产的资金,就可以用以安置下岗的职工。

为什么于睿还是硬扛着要入股呢?

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于睿的角度上考虑,自然是为城投公司找到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比一次性卖掉更好。

但站在王鹏远的角度上,卖掉反而更符合全县的利益。

“姚总,说一下你们的方案,我们讨论一下。”

“作价一千万买下你们的厂房和地皮,我们接手三千职工,而且以接收下岗职工的方式进行,其他的由县政府负责,以往纺织厂的包袱,由县政府负责。”

王鹏远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千万?只接收三千职工?

剩下的七千职工怎么办?用一千万如何安置七千职工?买断工龄,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而且他还要以按照下岗职工的名义进行,这更不可能了,安置下岗职工是由政策优惠的。

也就是说,双口县要先把这一万名职工下岗安置了,然后再由恒实集团重新招聘。

那我们忙活了半天,为了什么?

就为了你能解决一部分就业?就为了你支付的一千万?

这不是胡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