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报纸、段子与抉择
一夜无话。?鸿?特,小^说¨罔¨ ·蕪?错?内+容-
文德殿的灯火尚未熄灭,汴梁城的黎明己经到来。
“号外!号外!”
尖锐的童音划破了清晨的薄雾。
“周总统大庆殿演说全文刊发!”
“新宋国策公布,永不收农税!”
报童挥舞着散发墨香的《中华日报》特刊,飞奔着穿过一条条街巷。
仿佛一声号令,原本还睡眼惺忪的城市瞬间活了过来。
“给我来一份!”
“这里!这里要五份!”
无数铜板被塞进报童怀里,报纸转眼间就被抢夺一空。
识字的人被团团围住,他们举着报纸,大声念诵。
“新宋的立国之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群中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
“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三院分立,互相制衡!”
大部分人听得云里雾里,但感觉很厉害。
“废除士农工商!任何人,可自由选择职业!”
“凡自有田地五十亩以下者,永不收农税!”
当这句话被念出来时,人群彻底沸腾了。
“什么?再说一遍!”
“永不收农税?俺没听错吧!”
“老天爷!这是真的吗!”
一个老农激动地抓住念报人的袖子,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泪水。
他得到的,是肯定的,重重的点头。
……
城南的瓦舍里,说书先生的惊堂木重重一拍。
“说时迟,那时快!咱周总统站上那大庆殿的讲台,气沉丹田,声若洪钟!”
先生清了清嗓子,将报纸上的内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段子。
“他伸出一根手指头,定下个立国大纲要!”
“叫什么?民为贵,社稷在后头,皇帝老儿最不重要!”
满堂哄笑。
“他又说,新朝新气象,要立三个衙门!”
“立法、司法、行政院,互相盯着不乱来,总统犯法也得办,这叫法律面前人人一个样!”
“好!”
一个汉子猛地一拍大腿,吼出声来。.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
“说得好!”
说书先生喝了口茶,继续道。
“各位最关心的,还在后头!”
“士农工商的旧黄历,一把火来烧个净!”
“庄稼汉,手艺人,读书做官一个样,谁有本事谁就上!”
“最要紧,最要紧的是这一桩!”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五十亩地以下的田,子子孙孙万万年,朝廷不收一粒粮,这叫藏富于民国运长!”
“哇——”
茶馆里,瞬间炸开了锅。
叫好声、鼓掌声、桌椅的碰撞声,汇成一股热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百姓的喜悦,简单而纯粹。
谁让他们有饭吃,有盼头,谁就是他们的天。
……
一处寻常的民宅里。
原太府寺的七品主簿王楷,正捧着报纸,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双眼放光。
“夫人,夫人你快看!”
他激动地将报纸递给正在缝补衣物的妻子。
“总统说,唯才是举,不论出身!”
“能者上,庸者下!”
他来回踱步,声音都在颤抖。
“我……我等或有出头之日了!”
他在太府寺熬了十年,勤勤恳恳,账目做得一丝不苟,却因没有背景,不懂钻营,始终原地踏步。
他的妻子接过报纸,看着丈夫那张涨红的脸,眼中却满是担忧。
“老爷。”
她的声音很轻。
“这新朝法度严苛,报上还说要搞什么……财产申报。`优-品~晓_说/徃\ *首`发!”
“咱们家底清白自然不怕,可官场如虎口,你性子又首,可莫要行差踏错。”
王楷的兴奋稍稍冷却。
他握住妻子的手,重重点头。
“我省得。但如今这世道,不正是为我这般人准备的吗?”
他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
……
与王家的希望不同,城西一座豪宅内,气氛凝重如冰。
原吏部侍
郎刘承嗣,正死死盯着报纸上那几个字。
“彻查贪腐……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冷汗,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浸湿了衣领。
他是蔡京的远房侄子,虽未深陷党争,但这些年依靠权势捞取的好处,足以让他掉十次脑袋。
“快!”
他对着管家,声音嘶哑。
“把书房里那对前朝的官窑瓶子,还有我床底下那箱东珠,都……都搬到地窖里去!”
“还有那几幅名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