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十四章 你当人是我杀的不行吗?
兰君的眼睛又红又肿,圆润的脸颊上带着对未来的不安以及对顾砚良的恐惧。
他小心翼翼地抬眸,长长的睫毛轻轻翕动着,不敢去看顾砚良,只好转头看向林望舒,奶声奶气的问道。
“大姐姐,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爹爹了,他们都说爹爹死了,还说娘也要死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死,为什么不能回来?”
兰君希冀的看着林望舒,希望林望舒可以给他一个确切的回答。
在他的心里,林望舒是这个家里读书最多,最博学多识的人,就连母亲也常常让他向大姐姐学习。
没有什么事是大姐姐回答不了的,如果有,那么别人也一定无法回答。
兰君的双眼充满孺慕,林望舒揉了揉他的脑袋。
“所谓亡者即生者离去,前往,往生之境,待我等年岁渐长,亦当前往。”
对于兰君这个弟弟,林望舒的印象不深。
只朦胧记得兰君年岁小,方才六岁。
性子软,胆子又小。
平日里总是躲起来看人,说话做事都极为小心,时常躲在暗处悄悄看她,一旦被她发现了便会露出软软的笑。
兰君很黏他,时常溜进偏院悄悄去看她。
有一次恰巧被爹爹撞见,爹爹大为恼火,狠狠的打了兰君。
自此之后,她见兰君的次数便少了许多。
在她的记忆里,兰君很乖,很善良,被王氏教养的很好,全无富贵人家的骄纵之气。
今日细看,林望舒才发现兰君真的不太像爹爹。
但具体像谁,她却说不出来,只觉得很是熟悉。
她看向一旁的二娘。
“你带着兰君回去歇息吧,管好府中下人,莫要让他们如今日这般聚在一起乱嚼舌根。”
二娘的两只手纠结地勾在一处。
“大姐姐,你……你还是回家来住吧,你一个女子住在大理寺总归不方便。”
阿满鼓起了腮帮子。
“究竟哪里不方便,还不好说呢。”
那王氏亲口承认害死了老爷和小娘,小姐又如何能毫无芥蒂的与王氏的子女在同一屋檐下共住!
顾砚良开口道。
“林小姐我今日说的那处疑点还未曾查证,劳烦您在前面带路。”
她正不知如何拒绝二娘,顾砚良此时开口,正是帮林望舒解了围。
她看向顾砚良。
“大人要去何处?”
“花园。”
林望舒的心沉了几分。
花园正是娘亲身死之地,一想到小娘凄惨的在这死去,她便忍不住心酸。
她沉静了许多,放慢脚步在前面带路,刚一进花园,顾砚良便叫住了她。
“等一下。”
顾砚良在假山前停下脚步,蹲下查看。
“找到了。”
顾砚良指着地面说道:“伯母死前几日下了雨,故花园有些泥泞,寻常人路过,都会避开泥泞处行走,但凶手在杀人时往往会因为内心慌乱,无暇顾及这些泥泞。”
林望舒顺着顾砚良手指的方向,果然发现了斑驳的脚印。
脚印庞杂,深浅不一。
这个人果然是个跛足之人!
林望舒夸赞道。
“大人真是神机妙算。”
林望舒心中悲痛,却依旧打起精神,仔细的看向这些脚印。
“地面上有物品被拖拽过的痕迹,应当是凶手拖着我娘的尸体时留下的,从脚印大小来看,这只有凶手的脚印,此处并无第三人存在,我娘的死绝不是王氏亲手所为!”
顾砚良赞同点头。
“不错,此处只有这一人的脚印,说明王氏当时要么不在,要么就是在远处观看,可若是王氏在远处观看,又与她所说的亲手将伯母捂死不符,杀人者未必是她。”
林望舒找了个地方坐下,一边看着脚印,一边思索。
既然娘亲并非王氏亲手所杀,王氏为何帮凶手开脱?
人多是趋利避害。
都会努力展现出对自己有用的那一面。
可王氏却极力揽罪,只有一种可能。
那便是那个凶手对王氏来说是极为重要之人。
对王氏而言,凶手被捉产生的后果,比让她去死更加严重。
杀人是死罪,聪明如王氏,不会不知道杀人的消息传出,会连累的二娘三娘名声尽毁。
让王氏不惜冒着毁掉二娘三娘的代价,也要庇护的人,究竟是何人?
林望舒对这个凶手的身份,越发好奇。
竟然能让王氏不惜付出这么沉重的代价,也要隐瞒对方的罪行的人,她真的想好好看一看。
既想不清楚,那便不必再想了。
林望舒缓缓起身:“或许我们可以回大理寺,再问问王氏。”
王氏见到他们,淡声说道。
“大人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配合,我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氏的神色平淡,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她阶下囚的处境。
顾砚良坐下,静静审视着王氏,良久才开口道。
“兰君的父亲是谁?”
王氏的呼吸骤然重了几分,很快便平息了下来。
“大人说的话我听不懂。”
顾砚良微微点头。
“世人皆说兰君并非你与林景和之子,我特意去见了兰君,他长得与林景和很不一样。”
王氏目光游移地看向地面。
“小孩子年纪小,五官尚未长开,哪里就看得出像谁不像谁,我连杀人这么大的罪行都敢认,偷情的罪名对我来说没什么不敢认的,没做就是没做,你们不必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