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文庙内,呼噜呼噜。

    管事与吴大席地而坐,一人抱着一碗槐叶豆浆冷淘,正大吃特吃。

    他们面前不远处的桌上,还另放着十几碗面,而每个碗底下都压着一行字:

    「郑源敬上」。

    “嗝~!”

    管事放下空碗,嗝声震天响。

    “别以为我吃了面就不追究你,现在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说说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昼食之后,终是抵不过吸溜声的蛊惑,吴大领着管事偷偷摸进文庙。

    见了这冷淘,脑里顾不上别的,两人先一人端起一碗大快朵颐。

    “管事!”

    吴大顾不得擦嘴,忙不迭地撂下筷子:

    “是这样的······”

    “昨天,天蒙蒙亮时,我照例起来巡查,走到文庙边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些许动静。”

    “我本以为是庙里钻了老鼠,不想里面居然传出了人声,我静下心细听,还不止一个······”

    为避免打草惊蛇,吴大便先躲在不远处侧着耳朵,而后他隐隐约约听到里面的两个人似乎是在争执,其中一个说道:

    “好啊你,自己偷摸来,还不是打算吃独食!你把咱们的同窗情谊放在何处!”

    “你不也偷摸来了,你心里要是真有同窗之谊,会不叫醒他们!”

    ······

    两人互不相让,话里话外都在指责对方,吴大虽看不到两人的脸,但凭着声音里的怒气,觉得再说下去,两人就得干仗。

    “啪!”

    果不其然,混着两人的吵嚷声,庙里传来一记响亮的耳光。

    吴大瞬间瞪大了眼,但同时也疑惑。

    就算他们书院的书生因吃不饱饭,十分文弱,可那也是两个大老爷们,怎么打架不用拳头,而是娘里娘气的互扇巴掌?

    这巴掌声只响了一下,庙里的声音反倒低了起来。吴大又悄悄摸到窗边,仔仔细细听着里面的动静: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桀桀桀,英雄所见略同!”

    ······

    这话莫名其妙,笑声也十分阴暗。

    吴大趁机从窗缝里一瞧,这刚刚还互相指责的两人反倒抓着彼此的手,好的跟亲兄弟一样!

    他这时才反应过来,刚刚那响动不是朝脸上扇的巴掌,是这两人在吧唧,对着拍掌!

    而后,两人对着供桌,是你推我一下,我又让你一下,互相推辞了好一会后,最后才决定一起把手里的饭团放上去。

    待两人走的时候,好得跟一个娘肚子里托生出来的一样,勾着肩搭着背······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放的是饭团,是因为他趁两人走后,偷偷溜了进去。

    那饭团自然进了他的肚子里。

    说到此处,吴大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似是想到了那饭团的味道。

    管事皱眉:“别停啊你,继续说!”

    这一个饭团他吃不饱,吴大又拆开了第二个。

    吃到最后一口还未咽下,偏偏,门外又传来了响动,他赶紧躲到被绸布盖着的供案之下。

    这地方又小又挤,他好不容易把自己塞进去后,那最后一口饭团好巧不巧就膈在喉咙。

    咳又咳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着实急得他满头热汗。

    但他又不能轻举妄动,好不容易挨到这群人快走了,吴大稍松懈了一点,悄悄挪了挪发麻的双腿。

    “——滋啦!”

    桌子立刻弄出了响动。吴大只想扇自己的嘴。

    “什么声音!”那群书生也听到了这响动,警觉起来。

    无奈,他只能装神弄鬼,装那画像上的人。

    这么拙劣的谎话他本想能糊弄一时是一时,可没想到那群书生那么好骗,他说他是孔夫子,那群人就真的信了,还傻兮兮地跪在地上问他:

    “咦?夫子说话怎么是这个样子?”

    他这时才说出那句万恶之源:

    “有点干······”

    前情已述,吴大心虚地抬眼看了看管事,管事的脸色甚为阴沉······

    “管事!”

    吴大慌张道:“我以后不会了,以后这群书生再敢来我直接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