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3章

    书院不看贫富,极重才学。但入学考发挥超长,进书院也并不是稳稳当当的事情。

    除才学,冠山书院对学子的仪容特别考究:太高太低太肥,脸上太油还坑坑洼洼的歪瓜裂枣,书院一概拒收。

    只有仪态、才华、品德兼备之人才能列入备选。由此,入院的书生虽不能称得上是万里挑一,但筛检筛检,千里挑一绰绰有余。

    故不少学子盼来冠山书院的入学令后,除了把它装裱起来当传家宝外,家里还会大摆三天流水席。甚至有的学子在被拉去宗族祠堂,告慰祖宗显灵······

    不过这盛名之下,书院饭堂极为世人诟病。

    识文断字的书生们贯来仁厚,只把那饭堂里的菜式笼统地称为「糠」,听上去颇人畜无害。

    可实际上,那饭堂里的饭菜简直难吃到令人发指。

    初来乍到的书生们第一次于饭堂用餐时,那菜一进嘴,直让这群年轻的书生们抱头痛哭······

    既然书院饮食清苦,书院外定不会没有嗅到这一致富商机的人,可邪就邪在,至今没有一个饭摊食肆能在书院外撑过一个月。

    由此,这里也被生意人视为禁地,经好事之人细数一通,应诅之人居然达一万三千五百六十二,历任摊主失败后皆改操别业,无一例外······

    可惜的是,周盼并未接收到这感慨的视线,她只一心专注于手上的活计。

    昼食时限快过,她做饭团的速度需比往常更快。

    只一会儿,排在队里的人便消去大半。而买完饭团的书生们,则围聚在另一处享受着手里的新奇美味······

    常人眼中,冠山书院显名于世,其教出来的学子,必定都是风神俊秀,风骨自成。

    初到此处,周盼也觉得传言不虚,书院的书生们先不论谈吐如何,重要的是没有丑人。而且大都看起来身型清瘦,身着这身墨色衣衫尽显飘逸风流。

    而现在,为赶时间,书生们对待饭团当然是怎么快怎么来。吭哧吭哧,一拳粗的饭团几口便被消灭。风卷残云间,就算脸上粘着米粒也毫无顾忌······

    罢了罢了,周盼收回目光,人只要不丑,僵尸吃饭团也算看头······

    忙活半天,周盼终于把手里最后一个饭团递出去。

    “叮叮当当”,周汤兴奋地摇着钱匣听响。

    周盼忙一把扣住,眼神稍加示意,见周汤拿着钱匣躲进食车下后,她便点起了食车里剩余的配料。

    不多时,周汤满意地从食车下探出头站起。周盼却皱起眉头来:车里剩余的食料,当属这几日之最!

    随后,她抬头四处张望,可眼下还呆在这里的,只有最后一批拿到饭团的人,食车周遭也并不见从书院走出来的新鲜面孔。

    难不成真有邪诅?周盼眼神微动。

    回过神后周盼抬头唤了声周汤,准备下山。

    下山之时,两人跟上山时一样,分立于食车一前一后。这时并不需要像上山那样卡着昼食时间,能放松不少,但也需时刻注意路况。

    食车小摊在城里不起眼,可上了山便好评如潮,近一个月的营收更是稳定非常。但偏偏就今日,食客骤减,以往也不是没碰过雨天······

    ——————————

    与此同时,路上遇到的主仆早已到了冠山书院。此刻日头正盛,那主仆两人一忙完繁琐手续,歇都没歇,直冲着书院饭堂赶去。

    昼食时限已过,饭堂里只剩零星几人,本不该再供饭食的饭堂后厨却重新燃起灶火。

    “外头那是哪家公子?破衣烂衫,看着不像什么权势人家,居然能劳管事亲自出马!”

    后厨中,一众厨子们对着外面的一主一仆窃窃私语。

    “衣服又不是长身上了,你看管事那谄媚样,就知道那公子定是家世不俗!”

    “那这么说来头不小喽?”

    “欸欸欸·····听说好像姓王!”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磨磨蹭蹭地,做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