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钰涟涟 作品

9. 第九章 少年

    (这一章内容比较零散,交代了一些不重要又很重要的背景)

    越臻国殿试开始,大批的能人异士入京参加科举。

    此次科举是针对南方战乱和治理,文武皆要选拔科考型人才,能闯到殿试的人皆是能人,无论文臣或是武将。

    帝大悦。

    乐道:“此为我大越国之幸!”

    然,殿试三甲,皆留守宫内,其中文状元更是成为太傅,而武状元去了边塞。

    南方的治理仿佛成了笑话一般,甚有大臣觐见,都被帝王轰了出门,甚至被贬谪,自此这般的声音才渐渐消了下去。

    -

    “父皇!”

    子桑臻被皇甫权叫来偏殿,这时这还是她第一次光明正大地离开那个偏远冷清的宫殿,身边还陪伴着许多的侍女,对她嘘寒问暖。

    也是她第一次真正跪在地面上,直面那名“父皇”的威严,皇宫的地板实在是冷,冷得她心发凉。

    如此辉煌如此热闹的场面,是她这十来年从未见过的场景。甚至有一瞬间子桑臻想要质问他,可瑾瑜的警告始终悬挂在她的耳边,那是皇帝,并非是你的“父皇”,宫殿之上本就没有真正的亲缘。

    牢记着自己的好友的下场。

    “今日喊你来是为了你身份一事。”皇甫权摆了摆手,让她平身,顺道说着自己此程的目的。

    “儿臣听从父皇的要求。”

    皇甫权望向面前的孩子,容貌酷似他的母后,特别是眼睛,一双狠厉又柔情的眼神,就如同当年在战场上第一次看到的样子,但他的眉骨又酷似自身。

    身份并不会存疑,只是她的母后并不适合成为妃嫔,皇甫权也不愿意让她成为一隅妃子,困守在后宫之内。

    “若是朕将你母后以皇贵妃的礼节下葬,而重新赋予新的身份,你可愿接受?”皇甫权静静地注视眼前之人,想要窥探他的情绪波动。

    子桑臻俯身下跪,挺拔的身躯不卑不亢,直视着自己的父皇,“父皇,母后的意见要比儿臣的意见更重要,儿臣不愿强迫母后选择。”

    皇甫权听此话,露出了开怀的笑意,“哈哈,不愧是沐儿的孩子!百善孝为先,你的心意朕领了!不瞒你说,昨夜朕与你母后已经商量好了,朕封她个国师,你母后可是个良才,困在后宫之中实属不是一件好事。”

    跪在地上的子桑臻,俯身拜了三拜,满怀着笑意道:“多谢父皇。”

    但这抹笑意,不达心底,她比谁都清楚母后的怨怼是何。

    “起来吧,你母后说你的功课基础较差,三日后便与其他皇子一般,去文华殿与新科状元学习,朕观他的国政治理有着不少的看法,好好学。”

    “多谢父皇,儿臣必定谨遵教诲!”

    -

    从长乐殿回来,子桑臻毫不犹豫,直接去正殿寻子桑沐。

    “母后,你为何答应他?”

    子桑臻不能理解这样的事情,若是答应了,那么子桑沐这人在史书上至死都是他的妃子,是他的战俘,这样的耻辱将成为她此生的烙印。

    子桑沐像是早就知道皇甫权让她过去是为了这事,她只是一昧地笑着。

    “史书是胜利者的篇章,”她招了招手,让子桑臻过去,“你若是胜利了,史书篇章任你书写,我是何等人物,亦是你来落笔。”她抚着子桑臻的手指,是明示也是期愿。

    子桑臻明白她所言是何,这一场胜利者的史书必将由自己落笔。

    -

    景和16年。

    景和帝爱妾良妃因疾薨于宫内,帝痛哭,遂以皇贵妃之礼下葬于帝陵。其遗子皇甫檩(皇甫权给子桑臻的名字)留守宫内,由国师养育。

    -

    “想不到你竟然真有办法出来,”白衣“男子”进入观星阁,夺走子桑沐手中的茶水,“我还以为需要我入宫后捞你一把。”

    子桑沐瞧着空荡荡的手,不由一笑,“您说笑了,老师当下如何?”

    “在陪着陛下,娘亲让我来助你一力。”

    子桑沐摇了摇头,“非是助我,而是臻儿。母皇还安好?”

    子桑沐眼中的担忧尽显,尽管过去十年,但那根刺硬生生扎在心中,血流不止,至今未能除去痛感。

    “尚可。”

    “那便好,我也安心。”

    “听闻你嫁了个将军?”

    “男子”欲离去,子桑沐突然这么一句话,吓得“男子”一愣神,随即也是洒脱,“是啊,也没能逃过温柔乡。”

    “无碍,你中意便是。”

    想当年,两人也是南臻国一对双壁。当初南臻国见过二者之人皆认为世间绝无男子可配得上二人,可如今二人皆为人妻,甚至还是敌国之人。

    可不为,造化弄人。

    “明日,子桑臻便交由你照顾一二。”

    “是你的孩子,我信自然不差。”

    -

    翌日,文华殿。

    子桑臻是第一次真正来学宫上课,加上自己被赐名尚且不久,与其他皇子并不熟悉,整个学堂来到之人并不多,寥寥无几。

    而到来之人大多数正襟危坐,不敢出言一声。

    瑾瑜在子桑臻去学宫之前,交代过一些基本事项,这些人一看就不似皇子公主,更像是书童。

    皇子公主年幼便需要书童陪同伴读,书童大多数是同龄人,或者是外家关系好的庶子,入宫陪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他们后半生计划,庶子不似嫡子可以继承家族,他们需要另寻他路,而公子伴读便是最好积攒人脉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