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味评风波与帮手
晨光刚刚爬上青石巷的屋檐,叶青穗便已在小馆后院忙碌起来。她将新摘的嫩笋切成薄片,刀锋与砧板相触发出清脆的声响。金簪在晨光中微微晃动,让她不时想起昨日宋闻舟为她戴簪时指尖的温度。
"叶姑娘,这么早?"
宋闻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叶青穗手中的刀微微一顿。她转身看见宋闻舟站在晨光里,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盛满了还带着露水的野菜。
"昨日张婆婆说,城东山坡上的野蕨正嫩。"宋闻舟将篮子放在案板上,从袖中取出几朵淡紫色的野花,"路上看见这个,想着可以点缀菜色。"
叶青穗接过野花,指尖不经意擦过宋闻舟的手背,两人同时缩了缩手。自昨日生辰过后,他们之间似乎有什么悄然改变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宋公子有心了。"叶青穗低头整理野菜,掩饰微红的脸颊,"今日我想试试新菜式,用这蕨菜和笋片做道凉拌小菜。"
宋闻舟挽起袖子:"我来帮忙。"
两人正忙碌间,前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王婆婆的大嗓门穿透了薄薄的木门:"青穗!快出来!有贵客到!"
叶青穗与宋闻舟对视一眼,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前院走去。推开门的瞬间,叶青穗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小馆门口站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两个小厮,正是名震江南的美食家苏世襄。
"苏、苏先生?"叶青穗惊讶得声音都变了调。
苏世襄捋着胡须微笑:"听闻青石巷有家小馆,菜色别致,特来一尝。"
叶青穗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苏世襄在江南美食界地位极高,他的一句评价能决定一家食肆的兴衰。去年城东的"醉仙楼"就是因他一句"徒有其表"而生意一落千丈。
"小店简陋,恐怠慢了先生。"宋闻舟上前一步,不着痕迹地挡在叶青穗前面。
苏世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忽然笑道:"无妨。我今日就想尝尝家常小菜。"
叶青穗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背:"请先生稍坐,我们这就准备。"
回到后厨,叶青穗的手微微发抖。宋闻舟轻轻握住她的手腕:"别紧张,就当是平常做菜。"
"可那是苏世襄..."叶青穗咬着下唇,"他尝遍天下美食,我们这小馆的菜..."
"正因他尝遍珍馐,反倒会欣赏质朴的本味。"宋闻舟的声音沉稳有力,"叶姑娘的厨艺我最清楚,定能让他惊艳。"
叶青穗望进宋闻舟坚定的眼睛,想着这些日子客人们对自己手艺的肯定,她点点头:"那我们分工合作。我来主厨,宋公子负责前菜和点心可好?"
"正有此意。"宋闻舟挽起袖子,"我昨日刚琢磨出一道新点心,正好一试。"
厨房里顿时忙碌起来。前菜的目的是点醒客人的胃口,虽说没有正餐重要,在一餐饮食中却是前锋,前菜做的好与不好差别天壤。不敢掉以轻心,叶青穗将蕨菜焯水,加入蒜末、香醋和少许辣椒油拌匀;宋闻舟则取出昨夜发酵好的面团,开始制作他所说的新点心。两人虽忙碌却有条不紊,偶尔眼神交汇,无需言语便知对方所需。
"叶姑娘,尝尝这个酱汁如何?"宋闻舟递过一个小碟。
叶青穗蘸了一点,眼前一亮:"酸甜适中,还有淡淡的花香..."
"我加了点桂花蜜。"宋闻舟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苏先生是杭州人,应该会喜欢这个味道。"
前院里,苏世襄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目光却不时瞟向后厨方向。他身旁的小厮低声道:"老爷,这种小馆子有什么可期待的?不如去''聚仙楼''..."
"你懂什么。"苏世襄摆摆手,"大酒楼为了迎合食客,菜品早已失了本真。反倒是这种小馆,往往藏着真功夫。"
正说着,宋闻舟端着第一道菜走了出来:"让先生久等了。这是开胃小菜''春山叠翠''。"
青瓷盘中,嫩绿的蕨菜与洁白的笋片交错叠放,上面点缀着几朵紫色野花,旁边配着一小碟琥珀色的酱汁。苏世襄眼睛一亮,夹起一筷送入口中。
蕨菜的鲜嫩与笋片的脆爽在口中绽放,酱汁的酸甜恰到好处地衬托出野菜的本味,最后一丝若有若无的花香更是点睛之笔。苏世襄闭目品味,半晌才睁开眼:"好一个''春山叠翠'',名字雅致,味道更妙。"
宋闻舟微微一笑:"下一道是叶姑娘的拿手菜''荷塘月色'',请稍候。"
后厨里,叶青穗正将虾仁滑入锅中。听到前院的称赞,她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宋闻舟进来时,她正专注地调整火候。
"苏先生很喜欢前菜。"宋闻舟站到她身旁,"需要我做什么?"
"帮我切些姜丝。"叶青穗头也不抬地说,手中的锅铲翻飞,"火候快到了。"
两人配合默契,不一会儿,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荷塘月色"便完成了——嫩白的虾仁与翠绿的豌豆在清澈的汤汁中宛如荷塘中的明月与莲叶。
"真美。"宋闻舟轻声赞叹。
叶青穗转头看他,发现他的目光并非落在菜肴上,而是正注视着自己。她心头一热,急忙低头摆盘:"快端出去吧,锅气散了就不好吃了。"
苏世襄对第二道菜同样赞不绝口。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一道道精致而不失本真的菜肴陆续呈上:宋闻舟特制的"梅香酥饼"外酥里嫩,带着淡淡的梅花香气;叶青穗的"西湖莼菜汤"清澈见底却滋味醇厚;两人合力完成的"双味鱼"更是将一条普通的鲤鱼做出了两种截然不同却相得益彰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