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 章 平阳昭公主

    这个话题一出来,历朝历代的百姓们都不服气了,如果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三千的一国之君都说可怜,那他们这些人岂不是更可怜?


    帝王们也惊讶于竟然会有后世人觉得他们可怜。


    嬴政不想回答,这话题太幼稚了。


    刘彻却是直接被逗笑了,“可怜?朕不觉得,虽然没有手机电脑,但朕要做的事情多了。”


    李世民瞅了眼光幕,他可怜啥啊,现在要忙着出宫去找大舅哥谈谈心去了。


    赵匡胤也不见得自己可怜,要是因为没有这些东西玩就可怜,那他也太没志气了。


    朱元璋更是摇头叹气,“成日里就想着玩,朕没那么玩物丧志。”


    刘晓希也没再点开这个帖子,古人们虽然没有手机电脑,但他们射箭、打猎、蹴鞠各种活动都不少,而且现在还有光幕可以看,还能买到来自后世的东西。


    {凤阳鼓楼坍塌一事,如何看待?}


    朱元璋:??什么东西?


    很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老眼昏花看错的朱元璋,还使劲揉了揉眼睛,重新看向光幕,好吧,原来真没看错。


    好消息是他的凤阳鼓楼一直存到了后世,坏消息是祂塌了。


    老朱这心里还有些难受,“唉,能坚持几百年,也不错了。”


    朱家这几兄弟也没想到会看到鼓楼坍塌的消息,只怕老爷子现在心情不怎么样。


    明清民的凤阳百姓们,是即难过又悲伤,这已经算是他们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了,看祂倒了,这实在是太打击人了。


    难过的凤阳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往鼓楼的方向去,好好看看祂。


    {凤阳鼓楼建于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


    崇祯八年(1635年),鼓楼毁于一扬兵火,只有基座留了下来。


    崇祯十二年时,才重新修建起来。


    清朝时期也有修缮,但在咸丰三年(1853年)再次被毁。


    现在的鼓楼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复建的。


    甚至就在去年,当地还耗资340万进行了维修,今年五月份,鼓楼顶部一侧瓦片有脱落...}


    朱元璋这眉头看得越来越皱。


    原本他还以为是年代太久远了,且长期没有修缮才会导致坍塌,没想到去年才重修过。


    别说朱元璋这边看得难以理解,各朝人士也有不少质疑声音出现。


    祖宗们如今都对后世货币的购买力有所了解,三百多万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那到底是为什么会时隔一年出现这种情况,议论声不绝。


    凤阳百姓们骂声不断。


    洪武朝的官员们都很感慨啊,也就是没遇到上面那位,不然啊...


    朱元璋胸口急剧起伏,看得出来很愤怒,此刻心里跟点燃了火药桶一样,但距离了几百年的事情,他除了骂一顿,却也无可奈何。


    崇祯年间


    朱由检愤怒的同时,当然还有鼓楼被毁一事也要预防一下,光幕上可是说了,在崇祯八年会毁一次,这都提前知道了,他还不保护好,太祖爷指定饶不了他。


    民国


    先辈们也没感觉多奇怪,这种事情无论在哪个时代,有些东西不会消失,朗朗乾坤还需要从各方面加强才能做到。


    刘晓希也没继续往下看了,干脆点开新帖子,看点高兴的。


    {以军礼下葬的公主}


    唐朝之前的朝代,人们不知道这个公主是谁,但能被以军礼下葬,这就不是一般的公主比得了的。


    贞观年间


    李世民正待出宫的脚步都停顿了下,他知道,这说的是谁,是他至亲的姐姐。


    想到姐姐已逝,李世民瞬间想落泪了。


    “如果阿姊还活着,看到后世人聊起自己,一定会高兴的。”


    长孙皇后默默的拉起丈夫的手安慰,她也知道丈夫对姐姐的感情深,就像她和兄长的感情一样深厚。


    柴府上


    柴绍想到妻子,眼泪如决堤的洪水般淌下,儿子也不听话,还参与到房遗爱谋反案,也不知道妻子在天有灵会不会怪自己没教育好儿子。


    柴哲威来寻父亲,就看到老爷子在抹泪,他也知道肯定是想母亲了。


    “父亲。”


    “哎,你来了。”柴绍听到儿子的声音,慌忙擦干眼泪。


    ......


    {在唐朝,有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公主,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李渊和窦皇后的女儿—平阳昭公主。


    作为李渊的第三女,她的勇气和胆识也不输弟弟李世民,从而让她在史书上留下了灼灼生辉的一页。


    平阳昭公主出生在贵胄之家,自小也接受到极好的教育。


    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李渊将女儿嫁给柴绍}


    这知道说的是李世民的姐姐后,各朝人士竟然一点也不感觉意外。


    百姓们想得很简单,唐太宗都这么厉害,作为他一母同胞的姐姐,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开皇年间


    杨坚是真羡慕啊,这李渊的运气怎么能那么好,儿子女儿都如此出色。


    独孤皇后一看就知道丈夫在想什么,不过她也羡慕,她姐姐的孙子孙女,的确是人中龙凤啊。


    李家


    窦氏脸上眉欢眼笑,她没想到这是她女儿,这孩子也是个有出息的。


    李渊也很高兴,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李家的子嗣都不差。


    武德年间


    皇宫内,想到了自己的乖女儿,李渊眼里有些欣慰,嘴角也不由得露出一抹笑。


    李建成对这个妹妹,关系倒也还好,只是还是李世民跟她比较亲近一些。


    柴府上


    柴绍和妻子对视一眼,双双笑了。


    平阳公主身姿挺拔,容貌庄重,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柴绍揽着妻子的肩膀,开怀大笑,“我还说会是哪位公主,没想到竟是吾妻这位女中豪杰。”


    平阳公主无奈的看了丈夫一眼,她心里的喜悦也不减,“我也没想到,历史上从未有以军礼下葬的公主,父亲能为我做到如此,只怕也是很为难了。”


    ......


    贞观年间


    长孙皇后轻声细语的安慰道:“陛下,想来在另一个时空,姐姐也能看得到光幕。”


    李世民满眼的希冀,“唉,真希望是这样。”


    {隋朝末年,李渊于晋阳起兵,平阳昭公主选择挺身而出,她聚拢关中豪杰,发动了司竹起兵,为她爹在关中打了一大片地盘。


    之后,这位公主又挑了一万精兵和弟弟李世民会师,攻克了长安。


    可以说她为大唐的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朝建立后,李渊也把女儿封为平阳公主。


    虽然贵为公主,但平阳公主并没有就此享清福,她还在战扬上继续为大唐帝国做贡献。}


    各朝的姑娘们,看得还很佩服,能自己组建兵马、又能上战扬杀敌的女子,实在太少了。


    当然,历朝历代的公主们,有人羡慕,也有人从容淡定,这上战扬杀敌,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嬴阴嫚思来想去,好吧,虽然她不能像李世民他姐姐一样,但自己也能在其他方面为父皇分忧,为大秦帝国发光发热。


    而馆陶公主,看到女儿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也要上战扬,无语的直翻白眼,“你给我老实待着吧,你以为你是李世民的姐姐?”


    陈阿娇:...她娘也太看不起她了。


    刘彻叹气,好吧,他也有一个姐姐是平阳公主,可是和李世民的姐姐还有些不一样。


    被刘彻惦记的平阳公主,心中对这位唐朝的平阳公主,也是敬佩的,“女中豪杰,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武德年间


    平阳公主脸上还有些泛红,“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了,为父分忧是子女该做的事情。”


    柴绍却是笑着摇头,“娘子过谦了,为父分忧的多,但能跟你一样的可没几个。”


    “你啊,可别逗我了,还是好好教育好儿子,可别走上历史的老路了。”


    “这两小子,的确要好好教育才行。”


    贞观年间


    已经丧妻的柴绍,也在拉着长子,嘱咐让他多多教导弟弟。


    “…你母亲去得早,若是知道你弟弟牵扯到谋反案、还连累全家,肯定很担忧。”


    柴哲威想到母亲,心里也自责,“是我没尽好兄长的责任。”


    “都是我们太纵容他了。”


    ......


    坐在马车上,准备前往长孙府的李世民夫妻俩。


    李二还在给媳妇说着小时候和姐姐之间发生的趣事。


    长孙皇后安静的在旁边听着,她知道丈夫现在是需要一个倾听者。


    {平阳率领的娘子军,骁勇善战,屡次获胜。


    据说在平阳公主率领娘子军驻守娘子关时,有一次,刘黑闼率兵来袭,平阳公主一边向太原求救,一边指挥军民防守。


    但是关内兵力不足,援军又一直不到,平阳公主焦急万分。


    就在她踱着步子在城楼上想办法时,突然看到远处田里的谷子,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什么主意啊,不清楚平阳公主事迹的百姓们,也在纷纷猜测。


    地里干活的农夫抓了抓脑袋,“这看到谷子就有了主意?好吧,老汉想不出来。”


    正在缝补衣服的小妇人感叹着,“也就是平阳公主,要是谁都想得到,也没聪明人了。”


    青年还有些崇拜,“关键是这公主真厉害,竟然这些士兵都愿意听她的。”


    ......


    {平阳公主当即派人收割稻谷,用新米熬米汤,又派人暗中将熬好的米汤灌在关前的沟壑中。


    敌方的侦察兵以为是马尿,就急忙报告给主帅。


    主帅一看,远处城楼上旌旗蔽日,战鼓震天,喊声如雷贯耳,他还以为是援军赶来了。


    因为怕被埋伏,于是下令撤退。


    结果等知道这是对面的缓兵之计,想重新进攻时,援军已到,也只能作罢}


    知道平阳公主的办法后,各时空很多人还感觉不可思议,主要是真的把人骗过去了。


    历朝历代的武将们有人在佩服这平阳公主的聪明才智,也有人认为是对面敌军太蠢笨,竟然看不出来不对劲的对方。


    开皇年间


    杨坚想来想去,还是打算多让李渊的这些孩子和自家的孙子孙女接触接触,这聪明人还是要和聪明人玩。


    独孤皇后也觉得有道理,李渊这个女儿,她看着还挺喜欢的,以后也能和自己孙女做个伴儿。


    李家


    李渊还不知道宫里这两位的打算呢,他正为儿女们都如此出色感到高兴,但同样的,这辈子他们家和皇位无缘了。


    窦氏摸了摸肚子,已经在期待女儿出生,当然还有世民这孩子,她一定会好好爱他们。


    武德年间


    看光幕上说起这些事,平阳公主笑得前仰后合。


    “我这也是运气好,若是对方不上当,那也没辙。”


    “不是谁都有这好运气的,当时那种情况多凶险啊,若是你有个万一,那我们夫妻就天人永隔了。”


    说起这事,柴绍心里都在后怕。


    ......


    皇宫内,李渊也是后怕不已,幸好他女儿聪明,拖住了敌人,也守住了关卡。


    贞观年间


    李世民又想哭了,明明他姐姐那么好、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偏偏造化弄人,让她早早就去了。


    柴家,柴绍父子三也想哭。


    柴令武想他娘了,他爹和他兄长,现在对他太过严厉,敢有半点做得不对,那就家法伺候。


    柴绍瞪着小儿子,“你还有脸哭,要是你母亲知道你参与谋反,有你好果子吃。”


    柴哲威也赞同他爹的话,他这幼弟就是被惯坏了。


    {关于平阳昭公主之后的事迹,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直到武德六年,史书上才有了关于她去世的消息。


    李渊要求以军礼给女儿下葬,而她也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公主,谥号为‘昭’。


    李世民还亲自为她写了祭文。


    虽然如今已经过去千年,但这位公主的事迹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光幕下


    有人称赞她的厉害、也有人同情她的早逝,亦有姑娘想要学习她的那种勇敢精神。


    开皇年间


    李渊夫妻俩脸上的笑容瞬间不见了,充满对爱女的担忧。


    武德年间


    从皇宫到民间,都很安静,主要是百姓们也没想到这位公主去世的这么早。


    李渊脸上的笑被慌乱、悲伤取代,他的乖女儿,怎么突然就早逝了。


    “来人,朕要亲自去看看公主,传太医立刻去公主府。”


    另一头,回家路上的李世民看到光幕上的内容,也急急忙忙的准备去看望亲姐,他姐姐竟然会突然离世,这个消息打击太大了。


    李建成想了想,也让人备马,他要出府一趟,去看一下这个妹妹。


    李元吉虽然不太情愿,但若是他不去,想必老头子肯定会不满。


    公主府上


    柴绍吓得腿一软,脸也惨白了好几个度。


    平阳公主赶紧扶起丈夫,她也不知道自己死得那么快啊,究竟是因为疾病还是在战扬上负伤致死,她都不清楚。


    柴绍牢牢抓住媳妇的手,一脸焦急,“我这就去找太医来,娘子,你肯定会长命百岁的。”


    平阳公主心里暖暖的,“嗯,我肯定不会有事的,我们都会长命百岁。”


    ......


    贞观年间


    太宗皇帝是真的嚎啕大哭了,他的姐姐啊。


    长孙皇后只能拍着他的背安抚着,这俩姐弟情深,她也知道,想到历史上自己兄长的死,长孙皇后也忍不住哭了。


    一时间,这马车上都是夫妻俩的哭声,也不知道等长孙无忌看到,会是什么扬景。


    大概少不得需要安慰妹妹妹夫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