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 章 万贵妃和朱见深
年长了17岁!!很多朝代的人都被惊讶到了。
明宪宗和他妃子的事情,不光是前面那些朝代的人不清楚具体情况,即便是明朝百姓们自己也是不知道的,这皇室的八卦,若不是看光幕,没那么容易传到民间。
清朝一说书人很不理解的说道:“这明宪宗怎么想的啊,哎哟,竟然会喜欢比自己大那么多的姑娘?”
年轻的妇人很是好奇,“难道是这位贵妃长得太美了?要不就是有什么过人之处,不然我实在想不通。”
唐朝一文人表示,“皇帝的后宫,那么多漂亮的妃子,既然明宪宗这么做,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
不光是吃瓜群众们不理解,即便是朱见深的祖宗们也闹不明白。
朱元璋、朱棣他们以前多少知道点朱见深的情况,说起来也比较可怜,只是这货喜欢一个年纪大了自己那么多的人,到底是理解不了。
朱元璋的表情那叫一个复杂,“这小子到底是什么爱好啊。”
朱棣和妻子少年夫妻感情一直不错,看朱见深抛下妻子宠爱嫔妃,气得手都痒了,“哼,跟朱瞻基那个混球一样。”
朱高炽老神在在的瞥了眼朱瞻基,“这是你孙子。”
朱瞻基:...他也不懂这孙子的想法。
成化年间
朱见深正陪着万贵妃在御花园赏花。
此时看到光幕提到彼此,朱见深笑得很无奈,其实不光是后世人不明白,就连他母后也不会懂。
“贞儿,世人是不会懂朕对你的感情的。”
万贵妃听着旁边的深情款款,笑了笑,没说什么。
......
周太后宫内,这位太后娘娘心里也很不得劲儿,在她看来,儿子的后宫那么多如花似玉的妃嫔,结果偏偏就钟情那万贞儿,年龄还如此之大,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王皇后眼神里有些恍惚,看着闷闷不乐,好在如今也看透了,有光幕解闷也不算孤独。
弘治年间
朱祐樘也是弄不懂他爹的想法,但人都死了,想这些也没意义,还没有好好教育儿子来得强。
朱厚照更是懒得理会他爷爷的事情,说起来,要是万妃的儿子没有早死,自己老爹怕是和皇位直接无缘了。
{网友一:其实很好理解吧,试想在你处在人生的低谷期,甚至朝不保夕还可能危及生命,身边能有一个姑娘一直陪着你、安慰你、保护你。
当你东山再起后,你不对她好,还是不是人了?}
各朝人士也回想起了朱见深的往事,有朱祁镇那样一个爹,加上自己经过被立、被废又复立,这日子的确是难过。
不过这报恩的方式,有人赞同,自然也有人觉得不妥。
大叔脸上极为不赞同,“要是说报恩,的确是应该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是报恩的方式有很多种,大了17岁,都能当娘了。”
读书人不能理解,“明宪宗可以选择给她一大笔赏赐,封妃我看不合适。”
姑娘犹豫着说道:“可能是他们之间真的有爱吧,我感觉更像是他对长辈的依赖,他是不是把这些感情弄混了啊。”
......
朱元璋和朱棣这对父子虽然赞同朱见深报恩的,但并不满意他纳妃,只是他们再不满,也影响不了朱见深的决定。
成化年间
周太后气得心里直抽抽,她也没有不赞成儿子报恩,只是那么多报恩的办法,偏偏他选择了自己最不能接受的。
御花园里
朱见深牵着万贵妃的手,他不是猜不到世人的谈论,但只要他们彼此是真心相待就够了。
{网友二:朱见深可能是因为童年经历,导致他在精神上对万贞儿有依赖感,混杂着主仆、姐弟、夫妻各种复杂感情在里面,所以他才会说没有万贞儿,夜夜难眠。
其实在我看来万贵妃是很倒霉的,如果不是封为后妃,起码能算个从龙之功,够她在功劳簿上享清福了,封个诰命夫人什么的,自立门户该多好,而不是像现在都饱受争议}
这个评论倒是让不少人赞同,不封妃几百年后名垂青史,封了妃自然会有各种争议出现。
馆陶公主颇为无语,“这种事情其实不是万氏能做主的,明显是朱见深离不开她,要是真给她封个爵位,日子不知道好过多少倍。”
太平公主同样有些失望的说道:“可惜了啊,虽然当妃子也能享受荣华富贵,但要和一堆女人抢一个男人,还要备受争议,真不容易,当诰命夫人的话,还能多找几个男宠横着走。”
李清照拍了拍脑袋不能理解,“是啊,为什么就不能封爵呢。”
......
朱元璋也懒得管了,虽然饱受非议,但那也是朱见深自己的私人问题,骂也是骂他。
成化年间
朱见深看着光幕直皱眉,这后世人说的好像成为他的妃子还是什么大麻烦一样。
万贞儿也看出了皇帝脸上的不满,又是一番说笑才把朱见深哄好。
她看得出来后世人也是为她好,只是事情要如何发展,不是她能选择的,作为一个宫女,皇上能册封她为妃,她很感激,就像在如今很多人看来她很走运一样。
但偏偏后世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认为封妃没有封爵好,她这心里怎么会不动容呢。
{网友三:虽然我也觉得朱见深是想要报恩,但封她为妃,让当时的人都认定她是妖妃?也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的。
还不如给万贞儿宅高官厚禄,说实话,奉圣夫人比什么贵妃都要划算,有钱有闲还不用在后宫受气。}
后世的思想接触多了,赞同的人还真不少。
毕竟在古代,封一个大了17岁的女子为妃,这在很多人看来还是难以接受的。
尤其是古代的姑娘们也会思考的。
大家闺秀很是可惜的叹气,“这相比起来还是当奉圣夫人好一点,不怕被骂,还不用整日伺候皇帝,门一关,小日子过得多好啊。”
一小宫女感慨道:“只要不是封妃,作为皇上的大恩人,谁看了不给几分面子。”
......
朱见深看着评论,呼吸又重了几分,这一个两个的都看不上他封的妃位?
万贞儿看着评论,其实她也觉得后世人的话有道理,虽然现在自己是贵妃不假,但太后不满她、前朝民间也多是非议声,而且她唯一在乎的孩子没了。
{网友四:其实我猜的是,万贵妃会不会对朱见深根本就没那个意思。
所以朱见深有那么多儿子,她根本不在乎。
太后当初托孤给她,让他去照顾朱见深,她的身份就是一心护主的死士,有记载说万贵妃会武。
这就是一个正常的举动。
后来即便当了妃子,她也类似于一个忠心耿耿的侍卫,只是还需要侍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