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4章 洪承畴为什么被骂(第2页)
<span>记住本站:</span> 结果洪承畴没有听弟弟的劝告,还派人追杀他。
也是他命大躲过了一劫。
根据记载,洪承畯还在泉州建了一座双忠庙,祭祀的是抵抗安禄山的民族英雄许远和张巡。
他兄长当了汉奸,于是建了这座庙,庙中许远的手指正好指向洪承畴家大门。”
光幕下
百姓们还很感慨,这全家人不都是汉奸,还有正直的人存在。
被提到的许远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他自然没想到自己会被后世人祭祀,这让他很高兴,但想到这个祭祀他的人,也为他难过。
张巡也一样,还颇为可惜,“有这样一个兄长,属实是丢人。”
崇祯年间
朱由检心中的怒火消减了不少,他是会拿洪承畴一家问罪,但洪承畯一家,不会牵连他们。
可怜的洪承畯,此刻不知道该为自家躲过一劫,还是还恨有一个当叛徒的兄长,还拖累父母一大把年纪为他操心。
洪承畯的妻儿倒是终于放心了,劫后余生喜极而泣。
洪老爷子又哭又笑的拍着小儿子的手臂,“还好有你、还好咱家的根没断啊。”
洪母哭着点头,“你这孩子,是最让爹娘省心的。”
洪承畯知道父母的意思,只要爹娘不要因为洪承畴的事情而不得善终、不连累到族人,他已经很满意了。
对洪承畴这个哥哥,在知道他还派人杀自己后,这个哥哥就当死了吧。
而洪承畴本人,眼中有些愧疚,但还算是松了口气,若是这次自己死了,父母还有三弟照顾,他也安心了。
—
从上个内容离开,刘晓希是不知道对明朝造成什么影响的,她还在继续往下翻帖子吃瓜。
除了明朝、尤其是明末的君臣百姓们外,其他时空的人们,也在继续吃瓜。
{真实的唐代长安城,到底是长什么样子?}
唐人们做梦也没想到,后人会对他们大唐的长安感兴趣。
不过说到这个,不少长安人还是乐意给后人解答的,但遗憾的是相隔了两个时空的人,他们说的话没办法传到后世人的耳朵里。
唐朝除了生活在长安的百姓们外,其他地方的百姓,其实能有机会前往长安的也只有少数,很多人也不清楚天子脚下是什么样子。
年迈的老农心里期盼的说道:“有生之年,老朽也想去皇城看看,看看这到底是何模样。”
姑娘思考着说着自己想象中的皇城,“一定很大、很漂亮,有很多大房子。”
少年对这话极为不赞同,“切,肯定没有后世那么好,后世每个地方,可都有很多大房子。”
......
唐朝的帝王们有些无言,若是以前他们肯定很乐意给别人炫耀他们的长安城,但是看过千年后的繁华,哪怕如今的长安城依旧是最好的地方,但在后世面前,就够不上了。
{根据现有的资料和考古发现来看,唐朝的长安,或许发达程度会远超今人的想象。
<span>记住本站:</span> 下图是长安西市的发掘现场(图片)(图片)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挖掘的西市主街道上的排水渠规模非常大,店铺门口的小排水沟,也都用砖石铺砌。
根据记载,东市要比西市更加繁华,虽然现在东市还没大规模发掘,但可以猜到,砖石在当时的长安民居、商铺已经有了大量普及。}
各朝人士看着图片哭笑不得,他们哪知道唐长安都被发掘了一部分。
最难以置信的还是唐朝的长安人,这是他们生活过的遗迹,就这样在千年后到了后人眼前,心中真的是五味杂陈。
一个生活在长安的老翁感慨极了,“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一晃不光是我们消失在世间、就连这些建筑也都没了,就只有砖石还诉说着存在的痕迹。”
大唐的读书人很洒脱的说道:“我们都是这世间的过客,有来处,也会有归处,也就是一些痕迹还能见证我们的存在。”
一个开杂货铺的大叔看着光幕很纠结,“这只能看到砖石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挖到我家铺子?”
......
李世民看得有些难受,他自然知道原本的长安城早就不见,但当看到这被挖掘出来的场面,感伤在所难免的。
李隆基也没办法接受他的长安城就剩下砖石了,看着好不可怜。
李白、杜甫他们一时间也伤感起来,诗人这情感一上来,又有了作诗的冲动。
{安仁坊遗址的发掘,又让唐人的市井生活掀开了一个角。
(图片)(图片)
根据现在的安仁坊复原图来看,这里不光有小雁塔,而且唐朝贵族的府邸、官员府邸以及大量的民居建筑都有。
在坊内有一段路都是用砖铺设的,可见唐朝造砖技术还是不错的。
说完了考古,根据资料记载,除了皇家和贵族有梨园乐舞等高级娱乐活动外,长安百姓们也能到曲江池、乐游原这些大型的公共开放园林玩乐}
唐人们看着后世复原的安仁坊,一瞬间回血过来,兴奋的不行。
其他朝代的人们对复原图,也没有太惊讶,后世连宇文邕都复原了出来,这城市布局图能复原也没什么了。
刘彻也不问后世人为什么不好奇大汉的长安城,他们如今的长安的确是没有太好,唐朝好歹算是几百年后的朝代,长安肯定比如今好太多了。
李世民还打算把长安弄得更好些,自从看到了后世,李二就感觉如今的长安还不够。
{...长安人也是过节的,比如元宵佳节,长安都有赏灯节目。
平时长安的寺庙也会组织各种祈福、讲经活动;
马球、舞蹈杂技这些活动,长安百姓也能观赏。
朝廷还专门和寺庙合作,设有悲田坊用来收容乞丐,有食物、药品提供,还能住宿。
长安城的规模很庞大,所以每个坊都会被当作小城来管理。
当然也会有宵禁,但长安城的宵禁会好一点,只是禁止出坊,坊内还可以自由活动。
当然长安城也是夯土城墙,考虑到时代和成本,这无可厚非,毕竟长安都是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其他地方只怕更难说了}
不错不错,生活在其他地方的唐人,看到如今的生活环境,他们比长安还不如呢。
而为了能让后世人清晰的了解长安,长安人都决定把这座城市记下来,有人用文字、有人采用绘图。
<span>记住本站:</span> 一定确保后世人能一清二楚,对长安了如指掌。
唐朝的帝王们也不再纠结以后长安城被后人吐槽还是夸赞了。
想到什么,李世民干脆让阎立本进宫一趟。
长孙皇后一看就明白了,“陛下是想把长安城画下来?”
李世民赞许的看着妻子,“不错,如果能画下来再流传到后世,相信应该和宋朝的清明上河图差不多。”
周武时期
太平公主府上,太平和上官婉儿正在聊天。
只见太平兴致勃勃的开口,“婉儿,我们也来把洛阳画下来吧,你来作画,我来写字,或是你来写字,我来作画,以后传到后世去,也算是给后世人解答疑惑。”
上官婉儿听闻好友的想法,也不犹豫的点头,“好,洛阳的风景的确也适合记下来。”
......
天宝年间
李隆基也在找人做同样的事情,一想到历史上的长安因为自己不作为被毁于一旦,他就心如刀割,也许有一日,长安也会被破坏,但把其画在纸上,是不错的选择。
李白、杜甫、高适这些诗人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将长安记在诗里,只为了留给后世的孩子们‘见见世面。’
<span>记住本站:</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