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杂事(第2页)
等到开放的时候,有了名牌效应,青河村的橘子树自然会成为摇钱树。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摆在面前的第一个困难的就是怎么掌握这个嫁接技术呢!
仅仅只靠书中的三言两语是不可能掌握的,多少得有东西练手,才能知道这个技术的可靠性。
元宵刚过,虽然说春天快到了,但是目前的青河村还是一片萧瑟,更别说有什么枝条能给李青青练手了。
这项工作也就被迫中止了。
不过这项事情不能展开,养猪场的事情却是可以忙活了起来。
两头母猪也是很争气,竟然产下了足足22头小猪!
这个数量还是扣掉了两头夭折的小猪。
这破天荒的数量,养猪场目前的大小完全不能满足饲养这么多猪,扩建养猪场的需求迫在眉睫。
考虑到目前养猪场的地方扩建不方便,不远处就是村民的家,谁家都不想在家中
闻到的空气就是就是猪屎味。
养猪场一旦扩建就是得要重新选址。
扩建养猪场是小事,但是养猪场选址却是一件大事。
青河村拢共就这么大的地方,从山脚到河岸边都有村民在居住,把养猪场迁到哪都有人不满意。
年后第一件事情就来回开了好几次会,最终将养猪场的地址选到了原来知青点那。
前文也说过这个地方在知青搬走之后成为了整个青河村最为荒凉的地方,虽然还有几户村民,但是这个地方也确实是最合适的地方了。
这个决定出来之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抢着想要去搭养猪场。
这个活计虽然累但是它工分高啊!
有了这群人这个全村最荒凉的地方一下子变成了全村最为热闹的地方。
原来地主房倒塌后的青砖能用的都被村民们捡走了,为了节省原料剩下不能用的全部都敲碎混在了泥里,这搭出来的养猪场比某些村民家都要坚固。
作为养猪场的看守员,刘长明自然也是其中一员,虽然比不上那些身强体壮的汉子干的多,但是刘长明卖力啊,踏实努力的人总能赢得不少好感,哪怕这个人是刘长明。
刘长明这事虽然过年间闹了一通,但是那都是老娘们之间的事情,对于那些汉子来说刘长明反而是他们艳羡的对象。
加上刘长明的刻意逢迎,这大半年的时间,淳朴的村民自然认为那个刘知青已经接受教训了,不久刘长明就混入了这波人之中。
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是这也是刘长明最好的预想了。
从这里抛弃知青这个身份,融入到这群青河村的汉子中,从而一点点赢取自己的权利。
在这个男权的时代,还有什么能比壮劳力更能撼动村子的根本呢!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李青花和苏婉两个贱人,别以为嫁了同村的人自己就拿你们没办法了!
而被刘长明惦记着的苏婉,此时正在等待着丈夫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