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术中心

李灵并没有留在赵杏儿身边。

李灵是商家出身,在数算经营方面本就有才干。在赵杏儿身边做事多年,其实早就成了商行财务方面的骨干。项羽覆灭后,赵杏儿忧虑新王朝对张村不利,搞出那么个不成熟的情报系统,这才把李灵送到长安,混入未央宫。

李灵拒绝了扶苏的示好,离开皇宫,其实还有两条路可以选——留在赵杏儿身边参加到财政部的工作中去,以后未必不能成为赵杏儿计相的接替者。或者回到商行,继续之前的岗位。

赵杏儿没把李灵留在自己身边,说的是:“你也看不上财政部这些小吏的收入,过不惯这种清苦繁琐的生活。去巩邑吧。帮助秉直。”

李灵离座伏跪拜谢。

“宫里这些臭规矩要改一改。巩邑刚刚开始筹划建设,事情更加庞杂。秉直自己的精力有限,需要有个细致的人来帮助。就你了。”

想了想,赵杏儿就笑了一下:“秉直身边年轻才俊多,在他身边你的机会也多。看到合适的,千万要抓住机会。”

李灵也笑。

张诚骑着马,随着浩浩荡荡的移民大军向洛阳一路走去。骑马算是张诚不多的特权之一了,几万人,大部分还要靠步行。

虽然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但是实际编队的时候,很多家庭还是拆散开的。

有单位的工匠们,大体是要随着自己的工坊,以工坊为单位行动。

孩童们则被编入到学校、幼儿园行动。除了有专门的教师、保育员照顾这些孩童之外,也是因为这场徒步行走本身也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一路上孩子们还要随时进行口算、诗词背诵、识辨植物等等考核训练。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倒是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这并不是张村派出去的第一支移民、建设队伍。一个月前,第一批人员已经通过飞机运送到洛阳了。

那是进行最早规划和建设的一批人。

听说李灵也已经先一步到达了巩邑。李灵这事儿,张诚从电报里听到消息。扶苏有意纳妃,李灵拒绝了。

张诚觉得这事仿佛有哪些不妥之处……

“你们商行的李灵拒绝了皇兄,听说皇兄很生气啊!”赵芃骑着马从后面过来,和张诚并辔而行。

“怎么?”张诚问。

“皇兄砸碎了玉堂殿的满架琉璃瓷器……”

“陛下不是这种人吧?”

“心不顺砸点东西也是正常的,你们那个李灵,我倒是很佩服啊!”赵芃说。

“商家女。对地位尊崇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张诚已经得到了赵杏儿的通报,但是对赵芃的发问,也只能不咸不淡的说一下。

“自由更重要是吧?”赵芃问。

张诚觉得有点接不下去,就沉默着看着前方的道路。

“自由、生命,都是无价的。”赵芃说。也许此刻想起了胡亥时期自己经历的那些生死吧。

“一切都有代价。我们商人总是算计代价。最重要的是不要蚀本。”张诚笑笑。此刻他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高级知识分子、什么总师、什么墨家钜子。就是一个小心的商人。

“你没做过亏本的生意?”赵芃问。

“哦,我喜欢做无本的生意……”张诚说。

泥叫、烧砖、烧制玻璃、烧制瓷器、养蜜蜂……某种程度上都是无本的生意。

张村所经营的那些工坊,以高出这个时代十年百年的技术,围绕着必需品在努力工作,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无本的生意——亏损、失败的可能极小,而自己又积存了太多的资本,不把这些资本投出去,才是损失。

张诚并不太喜欢流行性的东西。流行趋势总是太容易改变,一旦投入太大,就有库存和周转的问题。所以虽然张村红火,但是项目依旧是严格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