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雷金(第2页)

如今鹤放道人居然也说没遇到过,说明17世纪初,中国还真没人合成出过雷酸汞,或是类似的敏感药剂。

其实雷酸汞不过是一种由汞、硝酸和乙醇反应形成的爆炸性化合物,

所以李国助要想自己合成雷酸汞一点都不难。

毕竟他都已经提前摸索出了工业化制取硝酸的方法。

至于汞和乙醇现在就更不是什么问题了。

只是,如果鹤放道人在炼丹时偶然合成出过雷酸汞,他就更容易让这项发明以合理的方式出现了。

“你说的这种药剂,我可能知道。”廉司南突然开口说道。

“哦,真的吗?!”

李国助又惊又喜,徐光启与鹤放道人的目光也都瞬间集中到了廉司南身上。

“这种药剂叫雷金,就像你说的那般特别敏感,轻微的摩擦、撞击都能使其爆炸,”

廉司南老神在在地说道,

“我是在一本1585年出版的炼金术笔记上看到的,”

“它的作者是神圣罗马帝国炼金术士塞巴尔特?施瓦策尔。”

神圣罗马帝国就是后来的德国,只不过当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德国。

“那本笔记上有没有说雷金是如何制造的?”李国助迫不及待地问道。

其实他上辈子不记得在哪偶然看到过一种说法,

虽然雷酸汞的正式发现通常归功于英国化学家爱德华·查尔斯·霍华德,

他在1800年发表了相关研究,

但更早时代的炼金术士可能早已在实验中遇到过它。

所以他今天刻意把廉司南请过来,就是期待后者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而廉司南果然也没有让他失望,

所说的“雷金”很可能就是16世纪的炼金术士偶然合成出来的雷酸汞。

之所以他没有邀请雷耶斯、范迪门、考克斯等其他熟悉的欧洲人,

是因为对他们还有所防范,

怕他们把自己搬运过来的后世的武器设计理念传回欧洲,使欧洲提前变得更强大起来。

尽管多几个欧洲人会有更多机会得到相关信息,他还是不敢冒险。

而廉司南就不一样了,除了是自己的老师外,也已经打算在东方度过余生了。

虽然廉司南目前还在日本做武士,但是据李国助观察,

比起对德川家康的敬重,前者对现任幕府将军德川秀忠似乎并不是多么忠诚。

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德川秀忠改变了的德川家康的对外政策,正在积极推行锁国政策。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妻儿都在日本,廉司南很可能会离开日本,来永明城定居。

其实只要能确定廉司南真有此意,李国助也并非没有办法帮他们一家人离开日本。

“嗯——好像是说——用王水溶解黄金,再与阿摩尼亚水反应,就能制得雷金。”

廉司南皱着眉回想道。

李国助一听这个合成方法,就知道雷金并不是雷酸汞。

但其实雷金与雷酸银、雷酸汞都属于雷酸盐,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性质很不稳定,

在受到撞击、摩擦、加热等外界作用时,容易发生剧烈的爆炸,释放出大量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