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85章 上市前该做什么准备

原来在17世纪初,还不存在面向国外投资者发售股票的现象。

当时的股份制公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等都只是面向国内投资者发售股票。

换个角度说,就是这些公司只在本国境内发售股票,而不会在外国境内发售股票。

至于外国人去英国、荷兰境内购买股票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这是想拿我们当小白鼠吗?

真是有够鸡贼的啊。

不过在外国境内发售股票也没什么太大的风险。

现代,在外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有很多,什么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等。

反过来在中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也很多,比如德国克劳玛菲集团、意大利法拉帝集团等等。

在17世纪,要到外国的土地上去发售股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很多国家压根就没有股票市场,也根本没有人知道股票是个什么东西。

所以要想成功在那样的国家发售股票,首先就得让人们了解什么是股票。

然后还要设法消除投资者对股票的疑虑。

对于国内公司来说,这相对会比较容易。

但对外国公司来说,就可能会存在诸多困难,

毕竟在当时,绝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封建制度环境之下,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占绝对主流,

谁敢轻易把自己的财富交到一群外国人手里去呢?

现代人但凡是有点金融知识的,都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面向公众发售股票的公司。

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发售股票前,都做过哪些准备工作。

在当时的荷兰社会,股票应该也是一个新鲜事物。

所以不难推测,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发售股票前一定做过大量的宣传工作。

但只是让公众认识了股票肯定还不够,

他们还得设法取信于公众,让投资者敢于拿手里的真金白银去换取纸张做的股票。

问题在于,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又为这些工作付出了多大的成本呢?

如果能知道这些,对南海边地公司发售股票肯定是有借鉴价值的。

尽管难度上,肯定是南海边地公司会更难一些,毕竟是在国内和国外发售的区别。

想到这里,李国助急忙问道:

“考克斯先生,依你之见,南海边地公司可以在周边的哪个国家尝试发售股票呢?”

考克斯沉默片刻,颇为自信地说道:

“我认为但凡是能接受欧洲国家在其境内建立商馆的国家都可以考虑。”

“不过考虑到距离因素,我不推荐南洋的那些国家。”

“所以我认为,南海边地公司可以首先在日本平户尝试发售股票。”

李国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如果我们决定在日本平户发售股票的话,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考克斯沉吟片刻,颇为谨慎地说道:

“虽然可能会比较难,但我们可以参考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前的做法。”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跟我想到一块了……

李国助眼中一亮,连忙对考克斯作揖道:“请先生赐教。”

考克斯含笑点头,说道:

“荷兰东印度公司宣布成立的当天,就开始面向公众发售股票。”